泼刀行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17章破局,劫难(第2/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李衍陪着王道玄上山,身后朱村正被两人搀扶,还有百姓拿着各种瓜果贡品,香烛纸钱。


朱家堡的祖坟不远,就在后山。


众人浩浩荡荡上山后,王道玄当即拿着罗盘,在山头、山脚、半山腰,各个方向查看。


在这祖坟之地,罗盘更加混乱。


搪针、兑针、沉针、转针…不停变化。


王道玄面色凝重,让人在固定的地方焚烧纸钱,火光纸灰打着旋上下盘旋…


眼前景象,惊的村民们目瞪口呆。


王道玄沉思了一下,又看向李衍,“衍小哥,搪针说明地下有怪石深潭影响,诸灵难安,一些坟墓定然已出了问题,看你的了。”


李衍点了点头,手掐阳诀在坟头间转悠。


以他如今的道行,可闻到地下十米异味,普通百姓坟茔肯定没那么深,很快便找到问题。


“这座、这座、还有这座!”


李衍定好方位,王道玄立刻行动。


先是简单做了场安魂法事,随后口中念咒,遍撒五谷,又将贡品香烛摆上。


“破土!”


他一声令下,众多村民顿时上前。


他们挥舞着锄头,泥土飞溅,很快就将坟墓挖开,看到里面场景,顿时倒抽一口凉气。


只见整座坟墓内,已被污水浸泡,颜色发白发灰,难以忍受的尸臭瞬间弥漫。


“无量寿福!”


王道玄看到,也是眼神凝重。


将其他几座坟茔掘开,同样布满污水。


这下子,谁都察觉到不对劲。


选择坟地可是有规矩,他们这祖坟虽算不上好风水,但也位于半山腰,藏风纳气。


即便暴雨,也不可能积这么多水。


王道玄心中越发肯定,转头向朱村正问道:“这附近可曾发生过什么,有大量死尸填埋?”


朱村正愣了一下,回忆道:“据老人传言,确实有过这么一回事。”


“那是唐末天下动乱,当时的荆南节度使郭禹战死于君山,雷彦恭趁机入侵,在朱家堡附近发生了一场激战,死伤数万。”


“那雷彦恭出身洞蛮,麾下有不少随军巫师,传说招了很多妖魔鬼怪,还以巫蛊瘟疫杀人,死后战士怨气不灭,化为尸兵四处作祟。”


“后来宋时,有龙虎山高人来此,才将其镇压,附近山上还有镇碑,年代久远,字迹早已模糊。”


“但此事太过遥远,我朱家堡地处偏僻,即便前朝南北对战时,也是安然无恙,也从未找到过大量骸骨。”


“唯有一座石碑残留。”


“快,带我去看看!”


众人立刻动身,又跑到附近山头。


果然,山顶有一座石碑。


年代久远,字迹早已模糊,布满裂痕,似乎随时都会崩塌。


而在石碑下,则有大量乌黑血迹。


“果然被人动了手脚。”


王道玄看着罗盘,见上面指针疯狂转动,顿时有些头大,又登高望远,看向四面八方。


此时天空已经放晴,蓝天白云,微风吹拂,周围山脉走势一览无余。


他看的心惊肉跳,“好厉害的手段,这是借杀龙之势,形成困局,将那些邪物尽数压在地下!”


“这么长时间,作祟的尸兵定然尽数腐朽,但怨气不散,尸水流毒汇聚,已成恶地。”


“来点人,从东南西北十丈外挖掘,看看里面的镇物是不是早已被破坏!”


村民们闻言连忙动手。


果然,在十丈外的地下,分别挖出青龙、朱雀、白虎和玄武石像,每个都有磨盘大,上面密密麻麻布满符箓,且以朱砂填充。


其他尚且完好,唯有青龙石像已经碎裂。


而青龙石像所朝方向,


正是朱家堡祖坟!


王道玄见状,忍不住叹道:“好厉害的手段,好毒辣的心思!”


“那老书生破坏此地封印,又留一条缝隙,将凶煞之气引入祖坟,临走一语成谶,借天人感应杀人。”


“能做到这点,必然通晓历史、风水,熟知山川地理,且懂得谶纬之术,为玄门儒教中人。”


“他明明有能力杀人,却偏要先诛心!”


“如果贫道没猜错,过些日子,你们就会受不了搬走,整个村子因此败落。”


“村人散落各地,却仍逃不过此恶咒,与惶惶不安中接连死绝。”


“到时,即便太玄正教也难以察觉。”


旁边朱村正听得头皮发麻,脸色惨白,连忙颤声道:“道长,听你的意思,此事还没完?”


王道玄沉声道:“那人必然是心思阴毒,但错就错在太自负,以为行事天衣无缝。”


“但如今鄂州混乱,太玄正教也无暇他顾。恐怕报上去也没人搭理,反倒打草惊蛇。”


“贫道教你们个乖,只需查询当时死者,便能找到那儒教术士。”


“你那孙儿不是在岳麓书院求学么,让他将此事禀告,谶纬之术为正统儒门所忌讳,自有高手会进行追查。”


说着,看向众村民沉声道:“那人滥杀无辜,贫道自然会出手解救。但说到底,灾殃还是由你们村子引起。”


“今后何去何从,还要看你们自己。”


“道长放心。”


朱村正狠狠顿了顿拐杖,“今后朱家堡必严守村规民约,哪家再敢纵子行凶,老夫亲自把他们绑了送官!”


事情弄清楚,一切就变得好办。


王道玄先是命人弄来朱砂,混合着土地庙的香灰,在祖坟和这镇压之地之间挖壕沟填埋,进行隔绝。


随后,又破了白虎位。


这个镇封之地已经破坏,里面掩埋的尸兵早已腐朽,只孕育出一股凶煞之气。


幸运的是,这村子有江水环绕,只需将凶煞之气引入江中,自然会被冲散。


最后,又在祖坟之地做了一场安魂法事,李衍等人才告辞离开,再次踏上行程…


…………


河水滚滚,船帆鼓荡。


他们的木船于河上穿梭,正好看到沿岸荆门卫所士兵策马蜂拥而过,向着朱家堡方向而去。


“看来,我那信起了作用。”


李衍微微摇头,“那帮人也是古怪,吕三兄弟让鹰隼日夜巡视,始终不见有人前去,也不知到底是哪方人马。”


说着,看向王道玄,“道长,我记得你说过,藏于恶地,后辈多作奸犯科之人,朱家堡惹事,会不会是这个原因?”


王道玄微微摇头,“风水只是其中之一,关键是人心散乱,民风不正,才招此恶果。”


“唉~大宣朝如今,何尝不是如此。”


“盛世之下,人心欲壑难填,各方势力百年掠夺,积累海量财富,却仍不满足,且生出更大野心。”


“朱家堡的劫难好解,但这大宣朝的劫难,却乃人道大势,所有人都在局中。”


“是礼崩乐坏,国运衰退,还是浴火重生,焕发新春。”


“不到最后,没人能看得清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