泼刀行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03章旋涡中的郧阳府(第2/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他们没发现,当几人关灯后,对面一个房间的窗户无声无息打开。


正是之前那个吟诗的举人房间。


窗户后,是一个矮胖身影,双目精光四射,喃喃道:“好强的宝气,这些人什么来头…”


…………


次日清晨,李衍早早醒来。


他收拾了一番,便和王道玄出门,打算前往城隍庙,而沙里飞和吕三则会留在房中。


没办法,他们的行李着实贵重。


郧阳府地位特殊,因此有两座城隍庙,一个县城隍庙,另一个则是府城隍庙。


二人要去的,自然是府城隍庙。


在此登记造册,整个鄂州便可通行,而且吕三的道牒,也需要在此办理。


府城隍庙在城西,距离小西门一里地,也就是他们昨日通过的城门。

https://m.9biquge,com

白天的郧阳府,又是另一番特色。


这里是南北转运重镇,因此商贸发达,就连街上百姓,都是行色匆匆。


牛车、马车、骆驼…动辄堵塞街道。


鄂州人脾气火爆,一旦拥堵,便是互相叫骂,上头了便是拳脚相加。


看热闹的,更是众多。


唯一能让他们停下脚步的,便是围观吃瓜。


李衍和王道玄,都不爱凑热闹,但一路行来,他们还是发现了许多蹊跷。


郧阳府这边的江湖帮派,太多了!


他们藏于人群之中,普通百姓分辨不出,但有些江湖经验的,都能瞧得出来。


尤其是传统的五行,车船店脚牙。


这里的车马行,不仅有来自北方的马帮,西南的骡马帮,甚至还有来自沿海的车队…


船运不用说,排教和漕帮已然是水火不容。


和漕帮各个城市布置分舵帮主不同,排教乃是排头的形式,每个排头手下都有一支庞大团队。


这些排头也不简单,都是玄门中人。


北方以太玄正教为正统,法脉实际上相对较弱,但在南方却更胜一筹,各种大小法脉数之不尽。


因此,排教各个排头也来自不同法脉。


就像昨日韩坤所言,神州大小势力之间,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


李衍已经隐约察觉。


排教和漕帮南北对峙的局面,正符合如今玄门形势,很难说背后有没有正教和法脉的支持。


店铺不用说,明显是依附于南北各方势力,什么人,住什么店,若是搞不清楚,肯定会挨宰…


脚行同样如此,昨天码头上他们就已见识过。


至于牙行,更是依附于各方…


按理说,在这种汇通南北的渡口城市,出现这种情况,也在情理之中。


但“五湖四海皆兄弟,天下江湖一家亲”,这句话也并不是说说而已。


江湖本身就是一种规则,无论来自天南海北,都是要吃一口饭,互相妥协,形成规矩,才不至于两败俱伤。


所以,又有人说江湖就是人情世故。


而如今这个平衡,已经被打破。


源头,便是排教和漕帮的争斗,毕竟这里是渡口城市,两方势力最大,其他帮派也多少依附着他们。


“郧阳已成是非之地啊…”


王道玄见状,心中感慨,低声道:“这种江湖争斗,迟早会弄出大事,此地不宜久留。”


李衍也点头表示赞同,跟王道玄二人加快脚步,没多久便来到了郧阳府城隍庙。


郧阳府城隍庙,规模毫不逊色长安。


而且,这里的气势更足。


东西南北五个方向,门口皆设有法旗,以石台稳固,高达三丈,加上城隍庙内矗立的玄黄旗,共有五色,正是五方云旗。


普通人察觉不到,但李衍却能闻到,法旗之上皆有神明寄托,五道神罡令罡煞之气流转,形成庞大局势,笼罩整个城隍庙。


李衍和王道玄互相看了一眼,面色凝重。


这种手段,就是开启阵法防护。


若是在长安,只有在邪祟入侵时才会使用,而在这郧阳府,竟已成了习惯?


怪不得,那晚围剿天圣教山寨,太玄正教直接就出动了兵马,没有丝毫犹豫。


看似繁华的郧阳府,实则已危机重重。


李衍若有所思,来到侧门,对着那守门道人拱手道:“道长,我等是外州来的术士,要进去登记造册。”


“道牒拿来!”


守门的道人,目光中满是警惕。


还有其身后两名道人,竟已不动声色,将手按在剑柄之上。


李衍面色平静,和王道玄分别取出道牒。


见他所持乃黑色道牒,守门的道人明显有些诧异,翻开一看后,笑容立刻浮上面孔,拱手道:“原来是长安来的李道友。”


“谷寒子师兄交代过了,李道友近日会来郧阳府,贫道封元子,二位快请进。”


说着,伸手一抬。


李衍微微一愣,心中警惕,脸上却是露出笑容,“道长客气了,在下不过无名小卒而已。”


“李道友太过谦虚啊。”


那道人封元子回了一句,便满脸微笑,亲自引着二人进入城隍庙中。


而另一名小道童,则急匆匆离开,显然是要去通知那位谷寒子。


来到玄祭司,封元子更是亲自安排,帮二人办好了登记造册。


李衍犹豫了一下,开口询问道:“道长,我还有位同伴,想在郧阳府办理道牒,不知…”


“李道友莫急,谷师兄马上就来。”


封元子微微一笑,打断了他的话,抬手道:“不如先去静室喝杯茶水。”


特娘的,无事献殷勤,肯定有麻烦啊…


李衍心中升起不妙的感觉,但事已至此,也只得见机行事,跟着这封元子进入静室。


封元子很是客套,亲自帮二人倒茶,微笑道:“团黄、蕲门、黄芽,共称淮安三茗,每年最好的都会送来郧阳府,李道友还请品鉴一番…”


“好茶。”


李衍随意喝了一口,也不知是哪一种,虽香气扑鼻,回韵悠长,但心中却越发忐忑。


刚想询问,就见门外走进一名道人,身形高大,长须飘逸,正是那晚领头的谷寒子。


“师兄,我去守门了,李道友慢坐。”


封元子见状,直接拱手起身离去。


显然将二人留在此地,就是这谷寒子之意…


今天就两更,明日三更。


另推一本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