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就是万历帝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二十一章 与民争利还是与民惠利(第2/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太常寺主管意识形态,具体负责宣传、文化和新闻出版。这个职权有些玄妙,很难说得清楚,朱翊钧就一言带过。


海瑞心里有些疑惑,但他知道朱翊钧的脾性,能解释的会尽量解释,不解释的你后面对照事实自己满满琢磨。


“殿下,那太仆寺呢?”


“刚峰公,太仆寺以后除了管军马马政之外,火器局、兵仗局等兵甲火器制造,也都归它管了。”


说白了,太仆寺就是大明版的国防科工委。


以后大明想武德充沛,武器装备上必须领先一步,太仆寺以后专职武器装备的研发和制造,由它挑头,以后也能在大明大力推广数学、物理、化学、机械等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


这个倒也说得过去,又事关戎政,海瑞知道是敏感话题。尤其对面这位太子,尤其看重兵权。


涉及皇权,这不是臣子妄加议论的话题。


“殿下,为何增设太府寺?臣看它与户部职权相叠啊。”


“刚峰公,不相叠。户部管收钱和花钱,户籍田册、国库课税以及预算度支,归户部管。但如何挣钱,那就是太府寺的事。


以前统筹局大部分职权,还有盐务总社、供销总社、南北造船社以及市舶局和互市局,现在都拨给太府寺管。”


在朱翊钧心里,户部是大明财政部,太府寺是计委加国资委,两者的职权分得很清楚。


只是现在的人,包括海瑞在内,对于国民经济和国家财政,概念比较模糊,所以在他们心里,根本分不清楚。


海瑞笑了,太子殿下挣钱的本事,其他人不知道,京中大臣们却是心知肚明。


他专设太府寺,为国家挣钱,海瑞是持欢迎态度的。可是还有一个衙门,似乎与其重叠。


“殿下,那内廷少府监,部分职权与太府寺重叠。”


朱翊钧嘴角一扬,我就知道,海瑞,你会在这里等着我。


“刚峰公,徐阁老都知道为自家谋产业,惠及家人子孙。孤为皇家谋产业,惠及宗室皇亲,不为过吧。”


海瑞有些迟疑。


太子殿下的意思,以后皇室宗室用度出自内库,跟国库分开,这倒是件大好事。可是少府监赚起钱来,过于凶猛,会不会与民争利?


朱翊钧看着海瑞,意味深长地反问一句:“刚峰公走遍湖广、岭南以及南直隶,想必对与民争利有了深刻的体会吧。”


海瑞不语。


嘉靖朝他被贬斥到岭南,走遍湖广和岭南。


隆庆年清查两淮盐政,又走遍南直隶,加上他历任基层地方官,确实知道这个“与民争利”的玄机。


普通老百姓,拼命干活,种地赚钱养家糊口,他们最大的支出就是赋税,有什么利让少府监去争?


丝绸、瓷器、香料、烧酒、葡萄酒、玻璃器皿.这些东西有多少老百姓能买得起。


恰恰相反,统筹局为了打开局面,利用几大商号以及后来设立的供销总社,把棉布、蔗糖、针头线脑等百姓日常用品的价格,狠狠打了下来。


很简单,少了好几道中间商盘剥,加上新的商业模式效率大大提高,成本也相对降低许多。


这不是与民争利,这是与民惠利。


海瑞就是走遍各地,了解到这些实情,才会对杨金水这样一位阉党如此好脸色。


“只要殿下在心来记得黎民苍生,臣也无话可说了。”


海瑞最后还是妥协了。


“刚峰公放心。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个道理孤还是懂的。”


“殿下!”方良在门口急切地禀告道。


“什么事?”


“兵部刘尚书、海军局梁侍郎递牌子求见,说有紧急军务。”


朱翊钧脸色一正,“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