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就是万历帝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零九章 此时不积极,你有什么前途?(第2/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效果不亚于万寿宫里的铜罄声啊。


徐阶知道,朱翊钧这是在警告自己。


侵占田地、隐匿人口、逃避赋税的后果,藩属朝鲜的现状已经展现给大家,十分严重,会酿成惊涛骇浪一样的民变造反。


都说得这么明明白白,铜罄也敲响了,自己要是还不识趣,那就不要怪他不给自己这位两朝元老,二十年阁老的一点点面子。


唉!


西苑里的主,一个比一个不好伺候。


老夫真得想退了。


可惜,西苑里的这位主,还需要自己撑在内阁,平衡朝堂的局势。


很多人都奇怪,太子殿下为什么不把胡宗宪、赵贞吉这些嫡系心腹塞进内阁里,完全掌控朝局。


他们啊,都想得太简单了!


现在的天子毕竟是他的父皇,如果内阁全是他的人,紫禁城里的那位,再豁达也会心有不满,要是有人再暗中挑拨,父子失和,怎么收场?

https://m.9biquge,com

难不成真要行内禅之事?


他们祖孙三代都是要面子的人!


现在这样的格局多好,胡宗宪等嫡系心腹掌握六部和地方实权,内阁有自己这位两朝元老领衔,其余两位阁老陈以勤、张居正都是裕王府潜邸中人,做过皇上侍讲。


剩下次辅李春芳,虽然跟太子有师生之情,可他是嘉靖二十六年的状元公,学识、名望和资历摆在这里,先皇在的时候就入阁的。


这局面多光鲜,皇上得面子,太子得实惠,父子俩其乐融融!


徐阶目光扫了一圈,他知道太子殿下站在某个角落,就像他的祖父一样,用深邃的目光暗暗地观察着文武百官的神态。


老谋深算的徐阶也猜到了朱翊钧更深的用意。


现在是隆庆朝,皇上又不管事,完全放权给他。


太子抓住好时机,大力革新除弊,不管做的好还是做的不好,都是隆庆朝的事,跟他太子何干?


革新除弊,徐阶在嘉靖新政时也做过,阻力重重,十分凶险,很容易折戟,连仕途带性命都搭进去。


一旦失败,那些被得罪的人一涌而上,太子殿下再如何强势,也必须交出几个人来才应付得过去。


既然如此,为何不用高拱、李春芳、赵贞吉,甚至让张居正去探路啊,嫡系心腹留在后面。


高拱与太子殿下关系最疏远,却被顶在最前面。


后面紧跟的是关系亲近的李春芳、赵贞吉和张居正,再后面才是他的根基,胡宗宪等人。


清丈田地等新法出了什么事,天塌下来先让高拱顶着。


再塌下来,还有自己、李春芳、赵贞吉和张居正顶着,根本不会伤及他的根基。


只要胡宗宪、杨金水等嫡系继续牢牢抓住兵权财权,太子殿下可以稳坐西苑,不停推进革新除弊,只是可能需要不停地换棋子冲上去。


试个几年十几年,该发现的问题都发现,该踩过的坑都踩过了,该吸取的经验都吸取了,就该太子殿下的嫡系人马出马,进行全面变法。


到那时候,说不定已经不是隆庆朝,坐在乾清殿里的可能是太子了。


能让先皇这样的人物能当众称赞好圣孙,太子殿下的心思和手段,岂是一般人能揣测得出来的?


到大会结束,朱翊钧也没有上台讲话,他觉得,自己要传递的信息,在这次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上,讲得十分明白了。


方向已经指明,号角已经吹响,愿意往前冲的,好歹都能捞个安慰奖。


要是奋勇冲在最前面的,拼出成绩的,那就前途无量。


那些无动于衷的,呵呵,仕途也就那样了。


当官的你这个时候不积极,还有什么前途?!


大会开了一个半时辰,徐阶发现会场上越来越多的人有意无意地看他。


明白人越来越多,这大会没有白开。


徐阶如此深的修为,怎么可能会动声色?他如平常一样和蔼可亲,跟众人打着招呼,让大家如沐春风。


散了会,徐阶先回内阁值房处理公务,下午散衙后回到府上,人还没钻出轿子就迫不及待地吩咐道:“把二哥儿叫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