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爹,论治国,你真不行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92章 胡惟庸案不能牵连蓝玉,懿文太子的地位绝不可动(第2/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抵达龙州后,常茂仍旧不老实。


他不仅利用自身的名声,勾搭当地土官赵贴坚的妻子黄氏,并与赵贴坚的侄子赵宗寿争权。


更匪夷所思的是,常茂竟纳黄氏的女儿为妾,公开与赵宗寿叫板。


没过多久,赵宗寿就被逼得兵变谋反,与朝廷对抗。


赵宗寿谋反作乱的消息传至京城,朱元璋大为震怒


他万万想不到,常遇春的长子竟是一块扶不上墙的烂泥。


在“李善长”案爆发后,朱元璋下令将常茂召回京城。


在他看来常茂活着,自己已然寝食难安了。


作为李善长的徒弟,常茂自知此去有来无回。


于是在回返京城的路上,35岁的常茂竟然服毒自尽了。


常茂的死让朱元璋极为伤感,他虽怨恨常茂,但尚未到刀兵相见的程度。

https://m.9biquge,com

看在常遇春的面子上,朱元璋亲命礼部前往广西,安葬常茂的遗骨。


然而令朱元璋震惊的是,礼部官员抵达龙州后,竟得知“常茂诈死”。


众所周知,“欺君之罪”是要满门抄斩的。


常茂的举动俨然不是一个顽皮的孩子所为,他已经成了祸乱大明规章制度的“搅屎棍”。


朱元璋立刻派遣杨文、韩观前往龙州,探查常茂诈死的消息。


可是无论杨文、韩观怎么查,都没有发现常茂诈死的痕迹。


故而“常茂诈死”一说,被朱元璋视为无稽之谈。


事实上杨文、韩观并未找到常茂的尸体,他们只是将自己看到的、想到的上报给朱元璋。


至于常茂死没死,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这件事情也成了后世历史上的疑团。


如今常茂早已成为太原神机营的中流砥柱,然而毕竟还是一个比较容易冲动的年轻人。


一旦蓝玉被卷入“胡惟庸案”,导致常遇春受到连累,恐怕常茂会失去理智。


朱棡之前构建的关于中南半岛等一系列战略构想,都需要由年轻的武将去实施。


最为重要的是,常家是朱标和常清韵最为倚重的勋贵势力。


如果大哥的核心势力都难以保全,势必会影响太子之位的稳固。


顾修齐和钟伯弦这两个家伙,一直都在谋划给朱棡“黄袍加身”。


倘若让他们俩找到了机会,晋王版的“靖难之役”,恐怕就要提前上演了。


朱棡一心只想在海外裂土封疆,从来都没有觊觎九五至尊的想法。


“洪武九年的血流得实在太多了,希望老头子可以适可而止。”


很快时间便到了第二天的朝会,虽然现在朱标已经改变了上朝的时间,但今天显然文武百官都没什么精神。


“有本早奏,无本退朝!”


随着朱元璋身边近臣太监总管王景弘的这句话,等候多时的朱棡连忙站了出来。


“臣朱棡有本启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