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卧龙姐夫,忽悠刘备抢荆州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06章 刘备威胁,胜于袁绍!天子封赏,吾等拜见刘皇叔!这是大赢特赢!(第1/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圣旨眼看将要落地。


徐盛眼急手快,电光火石间探出手来,在落地前将圣旨稳稳抓住。


“董使莫慌,圣旨可得拿住啊。”


徐盛将圣旨奉还给了董昭,眉宇间略有几分讽刺的意味。


董昭接回圣旨,不免有几分尴尬,只得干咳几声以掩饰。


徐盛当即便备了车马,护送董昭往金陵城而去。


“徐将军,下官来时听闻这金陵城为孙策重新修筑过,可谓固若金汤。”


“不知刘使君用了什么手段,竟这么快就攻陷?”


董昭强压着内心的震撼困惑,只是佯作好奇的问道。


“金陵城确实是天下坚城,可惜在我家萧军师的神机妙算下,却不堪一击。”


“有我们萧军师,我主速破金陵,自然是易如反掌。”


徐盛脸上扬起引以为傲之色,遂也没必要再隐瞒,便将金陵攻破的经过道来。


从萧方识破孙策程普偷袭,趁势攻取金陵外城,到刘备用萧方之计,提前安排陆逊卧底江东为内应,最终发动江东豪姓兵变献城夺门,助刘备拿下金陵内城…


再到萧方算准孙策不敢与金陵共存亡,必会翻越钟山东逃吴郡,请刘备先一步设伏,成功截杀孙策…


整个金陵之战的经过,徐盛皆是用引以为傲的口气,绘声绘色的道与了董昭。


董昭沉默了。


他手中紧紧攥着圣旨,一言不发,眼神却是波澜跌宕。


“曹司空果然没说错,刘备已是今非昔比,大有雄主之之姿。”


“这个萧景略的神机妙算,果真是冠绝天下,只怕荀文若郭奉孝之流,都要逊色三分。”


“刘备得此等麒麟之士辅佐,实乃如鱼得水,龙入大海。”


“如今曹司空还与吕布在淮水对峙,刘备竟已灭了孙策,整个江东多半也是传檄而定,介时挥师北上如何是好?”


“看来这淮南,曹司空是注定无缘拿下了…”


董昭心中思绪翻滚,不禁摇头一声无奈的叹息。


正思绪澎湃间,马车停下。


车外徐盛高声道:“董使,我主亲自出城,前来迎你了。”


董昭一听,慌忙收起了感慨神思,定了定心神,理了理衣冠,手持圣旨佯作从容的下了马车。


金陵城门下,刘备果然已率众谋臣武将前来迎接。


“备刚刚攻下金陵,正忙于安抚人心,公仁远道而来,备未能亲往渡头相迎,还请见谅才是。”


刘备笑着迎上前来,微微一拱手。


董昭也算老油条子了,眼见刘备如今已是坐拥江南半壁,可与袁曹分庭抗礼,自然不敢摆出朝廷使者的架子。


“刘使君言重了,昭也是仓促前来,未及向使君提前通传一声,还得是使君见谅才是。”


董昭忙也笑呵呵的拱手还礼。


寒暄几句后,刘备便请董昭请城,好焚香摆案,接领圣旨。


两人便并肩策马,共入金陵城。


一路上所见景象,不由令董昭心中更觉震撼意外。


原本以为金陵城刚刚经历战火,城中必是尸横遍野,百姓商人紧闭门户,一片凋零景象。


谁想到沿途所过,商贩们已开门做起了生意,街上是百姓行人往来,络绎不绝。


仅仅不到一日时间,俨然满城百姓,已从战争的阴影中走了出来。


“不知这刘玄德,到底用了什么手段,竟然能这么快就安抚了民心。”


“这些金陵百姓,就不怕被士卒掳掠么,这么快就敢上街?”


董昭思绪翻转,眼中不禁流露出深深困惑惊奇。


刘备没那么细腻,并没有觉察到董昭的表情变化,一旁萧方却是洞若观火,看的清清楚楚。


“董使不必大惊小怪,我主向来严明军纪,凡攻取之城士民皆秋毫无犯,宽仁爱民之名早已天下人尽皆知。”


“何况孙策嗜杀残暴,江东人家家户户与其有血债,早就苦孙策久矣,早就日夜思盼我主入主金陵。”


“今我主攻破金陵,满城百姓皆是欢欣鼓舞,无不是箪食壶浆,以迎我军。”


“所以董使才能看到,眼前这般热闹景象。”


萧方看穿了董昭心思,便不紧不慢一番话,为他解释了心中疑惑,顺道也小吹了老刘一番。


另一层用意,也是让董昭把所见所闻带回许都,让那些朝臣乃至中原士民,更加坚信老刘乃是一位明主。


这么个免费的宣传大使,不用白不用。


“原来如此。”


董昭恍然大悟,敬佩的目光投向刘备:


“昭于许都之时,便久闻刘使君仁义之名,今日亲眼所见,果然名不虚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