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明君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8章 如期而至,小黠大痴(第1/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1章 如期而至,小黠大痴


夕阳垂暮,余晖如织,一艘巨大官船停靠在码头处。


净水洒地,黄土铺道,卫队们手中的仪仗举得更高了些。


一阵喧嚣之声,过了好半晌,迎候的人才终于看到人影。


在三司官吏们探寻的目光中,官船上的钦差,终于从船上走了下来。


一行数十人,以当先三人为首。


但,出乎众多三司官吏意料之外。


与钦差一同下船的,除了属官、太监等人,竟然还有乌泱泱的佩刀带甲的营卫!


从船上鱼贯而出,眨眼之间就占据了整个码头!


三司官吏正迎上去,见此情状,不由纷纷变色。


此地迎候的官吏,不乏有中枢经历,眼尖的只看服饰便看出,这是京营五军营中人!


怎么把京营也拉过来了!?


他们是来迎候的,这是要干什么!


迎候的衙役、卫队,转瞬之间就被排挤到了看不见的位置,取而代之的,是一名名如狼似虎的营卫。


三司长官对视一眼,都从各自眼中看到了一丝忐忑不安。


陈瑞按捺住心中的惶恐,硬着头皮上前一步。


他当先拜下:“臣瑞,恭请圣安?”


钦差代表皇帝,见面第一礼自然少不了——问问皇帝身体好不好,是地方官少有能尽孝的方式。


“臣等恭请圣安?”都指挥使詹恩、按察使杜思稍慢一步,余者官吏紧随其后。


纷纷跪地问安。


“圣躬安。”


答话的正是宗正邬景和。


他作为驸马,也是钦差一行人里,最能代表皇帝的人。


詹恩见这位驸马态度还算和蔼,心里多少松了口气。


一番礼节之后,他才犹豫地看向四周围拢的兵丁,小心问道:“天使,这是……?”


这是查案还是平叛?


弄出这种架势!


邬景和并不答话,反而看向身旁的海瑞。


后者会意,上前一步。


海瑞走到三位三司长官面前,目不斜视地冷声吩咐道:“打落他三人的乌纱!”


面容严肃,声色冷冽,一股寒气扑面而来!


詹恩神色一震,慌忙道:“天使!”


杜思也不可思议地看向海瑞:“海御史!我何罪耶!?”


只有陈瑞作为一省之长,境内发生火烧钦差的事,无论如何都有罪,心中自然早有准备。


此时只咬着牙紧闭双目,并未有多余的表示。


锦衣卫见海瑞并未再度开口,立刻上前,摘掉三位大员的乌纱。


杜思尤有不服,下意识要甩开锦衣卫,结果被两位架起双臂,粗暴地将乌纱帽一掌拍下,显出披头散发。


陈瑞、詹恩见状,也明白什么叫自取其辱,当即主动摘下乌纱帽,跪地请罪。


三司官吏见状,纷纷后退两步,面色惊疑不定。


海瑞迎上杜思赤红的双目,面无表情问道:“杜按察使不服?”


杜思昂着脖颈一言不发。


海瑞不再去看他,反而面朝一众三司官吏,眼神一一扫过,码头上氛围越发躁动不安了起来。


他缓缓开口道:“杜按察使问得好,他何罪耶!?”


“本官正要替圣上问一句,布政使、按察使、都指挥使的诸位……”


他面朝北方,一字一顿。


“朕将一省运转,军政刑狱,悉数交予了你们,却在湖广境内发生如此滔天大案!”


说到此处,语气已经带着森然寒意:“你们,知罪否?”


话音一落。


三司数十名官吏如同被按下开关一般,立马跪倒在地!


黑压压一片,异口同声:“臣等知罪!”


海瑞视线扫过众人,他当然明白这些人并非都与张楚城案有牵扯。


方才被他摘掉乌纱的三司长官,也未必都有罪。


但,下到地方办事,开门见山也好,敲山震虎也罢,这个威不得不立。


至于得罪人?


他如今已经是孤臣,得了皇帝十分的信任,哪里还会顾及是否会得罪人!


海瑞也不让官吏起身,只是示意太监孙隆宣旨。


孙隆连忙上前,唤人抬过香案。


又展开圣旨,一板一眼念道:“朕冲龄践祚,长居深宫之内,识略寡闻,不明天下疾苦;端坐九重之尊,天高旷远,弗悉海内实情。”


“特以督抚、巡按,周行省方,遍察民瘼,充朕之耳目,补朕之阙漏。”


“然,朕闻湖广有贼,行谋逆之举,胆敢驱使匪徒,攻伐县廨,火烧钦差!猖獗叛逆,肆行无忌!”


“岂非摧折朕之羽翼,壅蔽朕之聪听?”


“刀兵加于钦差,是何异于加于朕躬?是可忍孰不可忍!?”


“特命掌宗人府事邬景和、锦衣卫都指挥使朱希忠、佥都御史海瑞、都给事中栗在庭,巡按湖广,彻查此案!”


“经行省内,便宜行事!”


孙隆一气呵成,念完这道圣旨,便默默站回了一旁。


码头外间,是林立的营卫,杀气腾腾。


营卫包围着的众人,则是跪倒一片,大汗淋漓。


是可忍孰不可忍……果真是好激烈的措辞。


这是要是掀起谋逆大罪,瓜蔓牵连了啊!


尤其是钦差一行人,御史、给事中、勋贵、宗亲等四人,身份可谓全方位的覆盖。


几乎赤裸裸地宣告着——无论这次涉案的什么人,都在五行之中,一个也别想跑。


都做到这个地步了,不杀个人头滚滚怎么收场!?


跪伏听旨的三司官吏,无不惶恐震怖,不知所措。


甚至于某些有牵扯的官吏,更是忍不住颤抖起来。


便在这时,陈瑞突然起身,慌忙开口道:“天使!此事乃是岳阳王府,辅国中尉朱英琰所为!”


“我与巡抚赵贤、巡按御史舒鳌、都指挥使詹恩,亲自查明的此案!人证物证俱在,决无差错!”


“说与天使知道,也还请陛下息怒。”


由不得他不慌。


皇帝的态度,比他想象中的要暴戾多了!


钦差的规制,也比预料中的更为夸张!


怎会如此?


海瑞静静地盯着陈瑞,静待他说完。


而后才冷不丁吐出一句:“那藩台以为,朱英琰是主谋,还是从犯?”


他都懒得问人怎么死的了。


问题的关键,只在于,事情要不要到此结束。


陈瑞被这话噎住的时候,詹恩立刻开口道:“天使,据犯人供述,或许与巡抚赵贤有关!”


到了这个时候,他也没必要顾及赵贤了,干脆直接将其拿出来顶上。


海瑞并没有理会他,只是点了点头,便略过了此事。


反而看向按察使杜思,开口道:“杜按察使,去岁,岳阳王府辅国中尉朱英琰,聚众抢夺杀人,你可知道?”


杜思面色不改。


装模作样想了想,疑惑不解道:“竟有此事?”


海瑞盯着杜思看了半晌,缓缓点头:“岳州府将案子上报到了按察司,彼时伱是按察副使。”


他顿了顿,补充道:“按孙一正所招供的,是你去与他说合,给了八百两银,然后你二人合力将此事压下来了。”


杜思终于按捺不住,面色微变。


他敏锐抓住了关键词——招供!?


孙一正堂堂小九卿,竟然就这样锒铛入狱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