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天将军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五十六章 李隆基为李瑄拜相造势,舞马(第2/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安禄山此时已经跑去讨好杨氏三姐妹。


没有李隆基的召唤,他也无法坐在旁边。


杨玉环素手提起玉壶,亲自为李瑄和李隆基斟酒。


李瑄想接过酒壶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


他看了一眼倾国倾城,更为成熟动人的杨玉环。


只能将手放在膝上。


李隆基没有在意,认为杨玉环善解人意。


“启奏圣人,千秋节,以千秋万岁为意。千秋终有穷尽,臣觉得此称不合适,不如今后圣人的千秋节,改为天长节,寓意天长地久,无有穷尽。”


李瑄趁机向李隆基建言道。


历史上的千秋改天长,是天宝七载之时。


谁先提出来,李隆基就看谁更舒服。


李隆基是一个不甘心老去,想抓住时间的帝王。


一切有好寓意,他都会谋求希冀。


“天长节,天长地久……”


李隆基默念一句,顿时眼睛一亮,这个建议说到他心坎里。


他顿时觉得他的寿诞用天长节更合适。


“三郎,七郎说的不错。天长比千秋更合适。”


杨玉环在一旁向李隆基轻声说道。


她会支持李瑄提出的一切建言。


“好!从明年开始,千秋节变为天长节,今日宴后,昭告天下,休假三日不变。”


李隆基哪能不同意呢。


“祝圣人万寿无疆!”


李瑄拱手将玉杯中的酒饮尽。


李隆基也开心地美酒入喉,杨玉环在举起玉杯,浅浅地饮一口,酒杯还未离娇艳欲滴的红唇,回眸一眼看李瑄仰头饮酒的一幕。


“七郎,中秋以后,就去一下河东把刺杀你的人绳之以法!速去速回,我觉得你说得有道理,姚崇和宋璟的法度,早已不符合此时。想要盛世更上台阶,需要拟订新的策令。被你称为‘常平新法’的策令,当由你主持执行。你要顶住压力,不要辜负国家。”


李隆基放下酒杯后,说起这件事。


“臣遵旨!”


李瑄应道。


常平新法就是“青苗法”,在唐代肯定不能被称为“青苗”。


因常平新法是以常平粮仓上建立的法度,因此有这样的称呼。


李瑄给李隆基画的大饼太大,让李隆基觉得自己距离万古圣君只差一步。


像是诸葛亮治蜀一样,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商人露宿于野。


不仅仅是大臣宰相的夙愿,也是皇帝的期盼。


李隆基太相信李瑄,以至于让他以为常平新法虽然执行起困难,但不过是小难,有李瑄出马,很快就会迎刃而解。


新法实施以后,让百姓安居乐业,不会再卖身于豪强。


李隆基沉浸在天下百姓高呼圣人的幻境。


“让三位姨和禄山过来饮酒……”


李隆基与李瑄浅浅交谈后,没忘记杨氏姐妹和安禄山。


安禄山得到传唤后,屁颠屁颠跑过来,坐在李瑄下方。


他坐之前除了对李隆基和杨玉环拱手外,还对李瑄一礼。


此时李瑄名望太高,哪怕是一向娇横的杨玉瑶,都不敢对李瑄再有非分之想。


她可以使地方官升迁,可以用“罗织”的罪名扳倒大吏。


但在李瑄身上,这些都没有用处。


更何况杨玉环警告五杨不得招惹李瑄。


五杨的一切富贵,都来源于杨玉环。


如果没有杨玉环,杨锜、杨铦等皆如渭水旁的草芥。


寿宴之上,大臣们推杯换盏,各自有乐。


李林甫一改往常,不再有盛气凌人,他游走在诸臣之间,非常谦卑的敬酒。


哪怕是五品官吏,他都笑脸相迎。


这不是笑里藏刀,也不是口蜜腹剑。


他准备从新的道路上,重新得到权势。


他的儿子李岫彬彬有礼,主动与群臣交乐。


由于李岫没有做过什么欺凌臣子的事情,使一些官吏,对李岫颇为信服。


李林甫暂时抛下对付太子的事情,准备将百官拧成一股绳,将李瑄套住。


如裴伷先这种有智慧的大臣,看出平静宴会下的风起云涌。


在圣人席榻前的李瑄,与圣人谈笑风生。


泰山压顶,举重若轻,波澜不惊。


此时宴会上,响彻着一首曲子: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这让支持李瑄的大臣,有一定信心。


“咴咴….”


伴随着马叫声,百余匹马,由梨园弟子牵着,到达宴会的中心。


这些马无一例外,长得雄健优美,毛发如绸缎一样柔顺。


它们的两侧,披金戴银,还有流苏与铃铛,腿部装饰以丝绸。


“舞马……”


“最精彩的表演来了……”


“今年的马更雄健了。”


宴会上的王公大臣一个个收敛心神,不再攀谈,专心观看舞马表演。


梨园弟子将所有道具都准备好后,退至两旁,拿起各自的乐器。


上百匹马像是听话的孩子一样,站在宴会的中央一动不动。


“咚咚咚……”


《倾杯乐》的曲调响起,所有马匹整齐划一地抬起左前蹄。


下一个节拍响起以后,它们又放下左前蹄,抬起右前蹄。


双蹄随着音乐不断变幻,没有一丝一毫的杂乱。


“咴咴……”


在鼓弦加速后,所有舞马齐声一叫,竟然将双蹄同时高高抬起。


连身上的流苏和铃铛,都响声整齐。


它们马蹄放下,与乐器的节奏一样,不断地在地上踏蹄。


马蹄踏在石砌的地砖上,也是天生的音符。


领头的舞马好像是一匹神马一样,它从众马中跃出,昂首鼓尾,舞姿翩翩。


当乐器的节拍到达高潮的时候,领头舞马跳到旁边准备好的三层床板上。


一匹马儿旋转如飞。


流苏华丽点缀,身上铃铛清脆,包括李瑄在内文武百官皆叹为观止。


领头的舞马从床板上跳下来以后,一个梨园弟子上前,端着一个盛满美酒的酒壶。


领头舞马非常灵性地衔壶,向李隆基方向走去。


在到达李隆基所坐的台下后,领头舞马前蹄跪地,以此为李隆基贺寿,献寿无疆。


李隆基经历过多次舞马,他从座位上起身,走到舞马前,接过酒壶。


“啪啪啪……”


当李隆基接起酒壶的那一刻。文武百官、皇子公主、贵妇人、外国使节等皆起身鼓掌。


高力士接过舞马递来的酒壶,为李隆基满上一杯。


●tta n ●¢○


“祝圣人万寿无疆!”


花萼相辉楼下,群臣举杯,齐声祝贺。


君臣同饮一杯。


宴会的气氛,到达顶点。


与兴庆宫一墙之隔的道路上,行人川流不息,他们只是听到声音,就能想象到兴庆宫中的轻歌曼舞。


“裸鲤果然是人间珍味……”


此时,鱼脍由御厨制好后呈上。


李隆基夹了一块,味道鲜美滑嫩,赞不绝口。


“玉环你尝一尝……”


李隆基边点头,还对杨玉环说道。


一片鱼肉被放入玉碗之中,杨玉环知道这是李瑄从黄河源头的带回的鲤鱼,掌碗品尝。


“是很鲜美!”


杨玉环也夸赞道。


李隆基见杨玉环满意,他的眼角笑容更甚。


李隆基还让李瑄、安禄山、杨氏姐妹品尝。


其他的鱼脍分给宰相和老臣。


李瑄不喜欢吃鱼脍,但他只能昧着良心说好。


皇帝和臣子一起饮酒作乐,举行游戏。


宴会一直持续到下午才罢休。


宴会结束后,李隆基赠送四品以上官员精美的扬州铜镜,意思是为官要清正廉明,要明镜高悬。


大臣们拜礼,谨遵李隆基的吩咐。


大多数臣子,将四处搜罗的奇珍异宝放在兴庆宫,只换来一面铜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