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天将军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二十一章 将吐蕃堵在雪域高原,对付三十万大军的方法(第1/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夫一直紧绷着丝弦,使豪强没有退路。天下豪强无不对大夫恨之入骨,一旦您拜相行使政令的时候,他们会狗急跳墙,裹挟无辜的百姓、佃户谋反。如果您能松一松力道,给豪强一些希望。让他们看到洗心革面的机会,他们最起码会在您的治理下老老实实,不敢欺负百姓。”


“恕我直言,大夫杀死这么多豪强,剩下的貌似都是清白的大族。一旦您离开河陇,丢掉权势。新的豪强会如雨后春笋一样冒出。即便其他采访使有决心对付豪强,但没有大夫的刚烈,行大夫之事,必反噬其身。”


刘晏娓娓地向李瑄说道。


虽然不符合李瑄刚烈的性格,却是为李瑄着想。


这样下去,若李瑄拜相,豪强人人自危。


若李瑄下达某些对豪强不利的政令,豪强怕是会立刻群起反抗。


他们与大族联合,说不定会迫使李隆基处死李瑄,再不济会削去李瑄的职位。


“我何尝不知道如此呢?周朝因好乐而亡,殷鉴不远,如果任由这样下去,怕又有悲剧出现。”


李瑄不想放过豪强,但刘晏说得有道理,在他没有掌权之前,不能将豪强的路封死。


“豪强是国家的得利者,一般情况下,他们很难去造反。”


刘晏向李瑄说道。


“他们是不会造反。但百姓造反,和他们有直接的关系!”


不在沉默中死亡,就在沉默中爆发。


历朝历代的农民起义,都是一些活不下去的百姓。


但凡每天有一口粮食果腹,谁会冒着被杀头的风险?


“大夫胸怀天下,属下自愧不如。但我还是请大夫考虑一下,而非直接拿下豪强的族长。”


刘晏知道李瑄说得不错。


富贵与家族荣辱结合起来,形成一面大网,网住芸芸众生。


因为豪强和大族,甚至士族,都有联姻关系。


这个时代信奉儒学士人很多,他们往往有风骨,不会干那样事情。


但大部分人选择随波逐流,被奢靡的风气蒙蔽双眼。


“刘判官说得对,最起码在与吐蕃大战的关键时刻,要给他们一次机会。”


李瑄最终采纳刘晏的建议。


他让刘晏传唤在湟水城的豪强族长到节度使府衙。


对李瑄来说,现在还不是最好的时机。


他入相的布置,就与豪强有关。


但在入相的过程中,不去彻底激怒豪强,让他有时间完成布置。


或许刘晏说得不错,松开一下,让豪强喘口气,较为稳妥的过度,以免出现难以预料的事情。


豪强族长得知李瑄召见,怀着忐忑地心情,来到节度使府衙。


这种大事,他们不想面见李瑄这个屠夫,但不亲自来,又怕李瑄怪罪没有诚意,只能咬牙前来。


豪强都知道李帅调离河陇资源,准备与吐蕃大战。


以前他们希望李瑄战死在沙场,或者败给吐蕃,被圣人调走。


但一系列大战后,豪强们放弃这个想法。


李瑄太能打了,凶恶的吐蕃,在李瑄面前接连惨败。


他们已经不再去想李瑄会战死沙场。


特别是敦煌大案以后,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也造成河陇如今的局面。


议事的堂中,大小豪强的族长,坐得满满登登。


李瑄坐在上方,刘晏和刘单陪坐在李瑄旁边。


议事堂的门前还有数十名神策卫,随时会冲进来一样。


李瑄看重众豪强族长未开口,使他们如坐针毡,汗流浃背。


“诸位家产获得不容易,为什么会赠送如此多物品慰问军队呢?”


豪强族长拜见李瑄过后,气氛凝固整整一刻钟,李瑄才开口说道。


“从前边境没有平静,卜式自愿献出家中财产;天下混乱,卫兹请求献出自己的粟米。今蕃贼猖獗,屡侵我大唐,幸得将军如天人般出世,收复九曲,一雪前耻。值此关键时刻,我等身为大族,自然要稍稍资助军需,慰劳将士,使将士们更有勇气杀敌,彻底将蕃贼打败!”


下方首位的一名豪强族长稍稍松一口气,他起身拱手向李瑄说道。


他名闫荆,是金城郡闫氏的族长,也是众豪强推举出来的与李瑄主要对话的人。


像这么有学问的话,一般的豪强族长可说不出来。


“尔等送来的军需我收下,本帅感谢诸位的慷慨大义。牛羊将作为士兵的犒劳;米和粟米作为作战的消耗;马匹作为辗转物资之用;金银珠宝则用于战后赏赐部下……”


李瑄一字一句地向诸豪强族长介绍军需的用途。


“我等都知道李帅的高风亮节,明白李帅的公正公平。有李帅的带领,将士们所向披靡!”


闫荆向李瑄再次拱手。


他觉得李瑄不是传说中那样一言不合就杀人。而是极度冷静、认真的人。


他们刚听说李瑄兼任河东、朔方节度使的消息,震惊的同时,更为胆颤,死生全靠李瑄的意志。


如果李瑄把他们直接拿下,搜索证据,治他们的罪,他们毫无办法。


“本帅少年的时候,如游侠一般,浪迹在长安坊事。一朝幡然醒悟,努力学习,才有了今日的功绩。所以,本帅喜欢痛改前非的人,如果悬崖勒马,不再犯法,本帅可以既往不咎。如果想以此次的慰军复蹈前辙,本帅必新帐旧帐一起算!”


李瑄向豪强族长施了一些压力后,厉声向他们警告道。


这些豪强敢来求见他,李瑄情愿相信他们所犯下的罪责不大。


如果是恶贯满盈的豪强家族,哪敢来见他?


“谢李帅宽宏大量。今后您的政令如山,我等当严格执行,税赋必会第一时间缴清,减少佃农的负担。”


闫荆听到李瑄的话后,喜不自胜。


“多谢李帅!”


其他的豪强族长纷纷起身向李瑄拜道。


许多豪强犯法,已经毁灭证据。但李瑄杀伐果断,他们不敢用命去赌,也不愿离开。


好在他们做出了正确的选择,在关键时刻破财消灾。


主要是李瑄有一定的信誉,说出这样的话的时候,代表不会食言。


李瑄和豪强族长没有多聊,只是交待一番后,便让他们退下。


他还要听段秀实汇报一些事情,那些豪强族长,就看他们长不长记性。


如果再犯,李瑄战后随时能收拾他们。


“拜见李帅!”


河西掌书记段秀实入堂后,向李瑄一拜。


战端随时会开启,河西的幕僚,除了主事判官杨绾,包括颜真卿,都已经到达湟水城。


杨绾需要主持河西支度、营田的大局,还有河西的后勤物资方面。


颜真卿在新任太守到达敦煌后,马不停蹄地赶到湟水城。


上一次未参加九曲之战,这一次一定要在大战中监守岗位,不再遗憾。


“免礼!”


李瑄请段秀实坐下。


“谢李帅。”


段秀实在李瑄下方坐下。


“成公从苏毗归来,觉得苏毗王靠得住吗?”


李瑄向段秀实询问道。


诸多僚属中,段秀实是李瑄最看重的僚属之一。


他品性的高洁,让人自惭形愧。


历史上的段秀实,就如一面镜子,什么样的人面对他,都会被照得原形毕露。


李瑄在河西时,就收到段秀实从九曲快马送去的信件,得知已经劝说成功。


但那也只是具备胜战的因素,并不一定会获得胜利,还要考虑到诸多变故。


“按照李帅所分析,苏毗王不满吐蕃高层已久,他现在只能调动一万苏毗士兵,其麾下东岱,多已不受其控制。属下以为他还是靠得住的。”


段秀实向李瑄回答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