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天将军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九十三章 李瑄的威名,望而止戈(第1/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河西节度使府,李瑄与属吏议事过后,将颜真卿独自留下。


他要询问关于豆卢军和康甲宏所说之事。


“启禀李帅,据属下调查,不仅仅是玉门关守将和阳关守将,连原豆卢军使林朝城也收受胡人商队巨额贿赂,使胡商能将汉人奴婢、拐走的汉人妇女、孩童,带出玉门关、阳关。”


颜真卿向李瑄回答道。


之前李瑄已经将豆卢军使林朝城和阳关守将、玉门关守将,押送往河西姑臧城,经由颜真卿盘问。


起初他们还抵死不认。


但经过颜真卿的努力,审问分赃的豆卢军士兵,在证据确凿的情况下,他们才招供。


“如此泯灭人性,枉为军人,枉为汉人,本帅活剐了他们!”


李瑄怕了一下桌子,怒道:“他们一共收了多少黄金珠宝?”


“启禀李帅,他们所得的黄金、珠宝,价值四百金以上。”


颜真卿回答道。


“待在唐境的邪恶胡商,是否抓住?”


李瑄又问道。


他拼死拼活收复九曲,才被奖赏五百金。


这些守将几年时间敢吞四百金,吃得满嘴流油啊。


看来唐人女奴,确实很受大食那边的贵族欢迎。


“依照画像,在各地缉捕三支有嫌疑的商队,这些恶贼商队进入玉门关、阳关,应该就在河西走廊,但属下无能,到现在还没有抓到一个贼胡商。”


颜真卿向李瑄回答道,这么长时间没办好这一件事情,他非常惭愧。


每一支胡商入玉门关、阳关后,都有登记。


什么时候出玉门关、阳关,会消除登记。


如果长时间没有出去,要么是定居在大唐,要么是被豪强黑了。


若犯罪被官府抓到处死,玉门关、阳关那边得到消息,会消除信息。


那些拐卖人口的贼商一般不会离开河西走廊。


甚至不会来武威这样的繁华地带,人多眼杂,一旦露馅,就会遭到官府追捕。


“他们总不至于北上沙漠,绕道数千里跑掉吧?”


李瑄眉头一皱。


北面有许多大唐戍堡,估计还未出沙漠,就被唐军骑兵当探子抓起来。


“属下怀疑,有人将他们庇护起来。”


颜真卿将他心中的怀疑说出。


少则数十,多则上百人的商队,还有那么多骆驼、车马,想在大唐玩消失谈何容易?


更何况是狭窄的河西走廊!


也只有这一个解释!


足够的权势,才能将他们庇护起来。


“有没有怀疑的对象?”


李瑄微微点头。


“据说敦煌郡太守盛玉亮也有牵扯此事,但属下无权问责。”


颜真卿看了李瑄一眼。


不仅仅是他无权,如果李瑄不加河西采访使的使职,李瑄也无权对付一郡太守。


最多就是那支度、盐铁找茬,训斥他一顿,弹劾他一下。


有采访使加身,再加上节度使的身份,可以派兵调查辖区内任何一名太守。


不论是节度使的“使”,还是采访使的“使”,都是为皇帝所使。


“玉门关和阳关可安排好,不会再让不该出去的人出去吧!”


如果玉门关和阳关再被金钱腐蚀,把恶贼胡商放出去,那真是把脸打得啪啪响。


“现在两关由玉门军把守,属下不仅派遣数名幕府官吏暂时监督,还在玉门关、阳关张贴画像,又让胡商、当地百姓举报,许多赏金二十两,一旦他们出现,必然会被拿下。”


颜真卿做出充分的布置。


“待我处理墨离吐谷浑叛变一事后,会亲自去一次敦煌。颜判官,明日带着一名推官和两名巡官,随我一起前去。”


李瑄点了点头,玉门军使安元贞是一名猛将。


他刚从鸡心谷回去,李瑄相信安元贞不会做出不理智的事情。


河陇主将都知道林朝城是如何被罢免的。


“遵命!”


颜真卿拱手后退去。


李瑄仅仅在姑臧城待一晚上,第二天就立刻出发,前往晋昌。


一人三马,很少休息,只用五天时间就到达晋昌郡的冥河(今疏勒河)前,准备渡过冥河。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壮丽山河景观,在这里体现。


冥河流入大泽,它上游的诸支流就是墨离吐谷浑的牧马之地。


李瑄过河后,得到探马的消息,墨离吐谷浑包括男女老少,都离开冥河,与军随行。


此时的建康军,还未到晋昌郡。


他们的行军速度赶不上李瑄一人三马。


吐谷浑截断河西走廊,围堵晋昌城后,并没有攻城。


作为郡治的晋昌城,有五千莫离军把守,铠甲强弩一应俱全。


而吐谷浑组成的队伍,只有两千骑兵,其他的步兵上到五十岁,下到十五岁,战斗力一言难尽。


若非有顾虑,墨离军使刘之儒定会出击大破。


刘之儒曾经在渔海之战的时候,为安波注的副将随行。


渔海之战大获全胜归来后,刘之儒因发挥关键作用,被提拔为墨离军使。


同样参加天宝元年渔海之战的有李广琛、李朱师、安元贞、乌怀愿、张仁贤、哥舒翰等。


但哥舒翰比较悲催,因为职位太低,没捞到军功,还得李瑄去提拔。


刘之儒是一名儒将,他很会揣摩李瑄的心意,知道李瑄不喜欢伤亡过大的战争,那样虽胜犹败。


而且吐谷浑部造反事出有因,只是围而不攻,所以刘之儒一边通知李瑄,一边静观其变。


这使荔非守瑜靠近吐谷浑军后,并没有主动进攻,而是在吐谷浑军队十里外安营扎寨。


城中墨离军和豆卢军互为犄角。


如果吐谷浑攻城,豆卢军会出击。


如果吐谷浑攻击豆卢军,墨离军会出城。


等建康军到来,就会迂回到吐谷浑军队南面。


届时吐谷浑逃无可逃,退无可退。


哪怕是西进,也会有玉门军在那里等着。


吐谷浑要么战,要么投。


荔非守瑜还未等来建康军,就先得到李瑄长途跋涉而来的消息。


他不待去迎接,李瑄就率领神策卫进入豆卢军的营寨中。


“拜见李帅!”


荔非守瑜带着副使向李瑄行礼。


“不必多礼,有什么战况吗?”


李瑄下马让他们免礼后,向荔非守瑜问道。


“启禀李帅,吐谷浑士兵见我军到来后,不敢再围堵晋昌城,只是在我军十里外,安营扎寨。两千骑兵在侧。”


荔非守瑜向李瑄回答道。


“吐谷浑造反的原因弄清楚了吗?”


李瑄又问荔非守瑜。


不论是历史上面对四镇节度的王忠嗣,还是现在面对李瑄,墨离吐谷浑的造反,都显得愚不可及。


按理说,堵住丝绸之路,围住郡治,实锤造反,格杀勿论。李瑄可以不用过来,直接令荔非守瑜、刘之儒等将歼灭。


但李瑄要不来,就不是李瑄了。


“回李帅,据说吐谷浑部要向晋昌郡太守要一个人,好像是晋昌郡的别驾,但晋昌郡太守不同意,于是截断丝路,围困郡治。”


荔非守瑜将他知道的告诉李瑄:“末将不清楚其中的具体细节。”


“别驾是一郡第二号人物,岂是他们想要就要的?”


李瑄不悦。


从品级上来看,郡中太守为长吏,别驾为二号人物,长史为三号人物。


因为别驾是从郡丞改过来的官吏。


李瑄麾下不设别驾,所以长史掌管郡务。


不仅仅是李瑄,那些大都督府都是以长史为长。


但别驾负责检查,往往统领郡兵,如王忠嗣任别驾的时候,就经常带兵出塞。


墨离吐谷浑部只是大唐诸多附属胡部之一,他们有高度自治,首领虽是他们自己选择,但需要皇帝册封。


正常情况下,只需要缴纳税收,遵守律法,就能得到大唐的认可。


哪怕是晋昌郡别驾犯法,也轮不到吐谷浑去管!


“点两千骑,随我到吐谷浑部落前。”


李瑄向荔非守瑜吩咐一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