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天将军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二十三章 决战(第1/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元帅请放心,即便唐军还有援军,末将也必能打败李瑄小儿。”


统牙胡憋了好久,终于能痛快一战。


在他看来,论悉诺匝优柔寡断,否则不会有这么被动。


“元帅,据说李瑄每战必前,即便他不携带大纛,甲骑拱卫者,必为李瑄。末将建议我军猛士与锐卫一起,见到李瑄后,猛驰而去。只要杀死李瑄,唐军就会群龙无首,士气大减,我军必胜!”


吐谷浑小王的子婿悉颊藏向论悉诺匝建议道。


他是被统治的人,地位不如吐蕃将领,他想借助此次机会,为自己搏一命运。


“李瑄是帅,他会这样做吗?”


“统牙胡、悉诺谷、悉颊藏,你们三人是我军前三的猛将,看到李瑄后不顾一切冲过去,合力将其杀死。”


论悉诺匝说着,又向最鲁莽的统牙胡下死命令:“统牙胡,不要想着独斗,与诸将士一起配合,胆敢拿全军的胜负开玩笑,回去后必囚你于地牢三年。”


“遵命!”


使得更多的吐蕃士兵通过安乡桥。


那木制的护栏,被直接挤断,一个个吐蕃士兵掉落漓水之中。


因为这是吐蕃一种酷刑,在深数丈的地牢中,只有一人,不见天日。一旦入内,吃喝拉撒睡都在里面。十来天,才会投喂一次食物和水。


不一会,他们又过来:“元帅令你率亲卫与唐军骑兵决战,就算是死,也要死得有价值。”


很少有人能在里面坚持半年。


镇军二十年,杀伤唐军甚重,从未有过这么憋屈的局面。


谐拱撇头拱手,心中暗下决定。


“我不敢再见元帅之面!”


对吐蕃人来说,宁愿剁下手脚,也不愿意入地牢之刑。


论悉诺匝的亲卫挤过桥向谐拱说道。


那样他们就无路可逃。


眼看唐军的骑兵,就要追到安乡桥一带,溃兵不知道有多少能逃到对岸。


纵观全局,他认为唐军算计,必不会只有两万多兵马。


军中许多人将领抱怨他不果断,但自平夷守捉城下的一万骑兵溃败后,形势危机。


“不甘心呐!”


“咔嚓!”“噗通!”


只有与论悉诺匝元帅汇合,他们才能重整旗鼓。


“将军,元帅让你立刻过桥!”


谐拱在安乡桥前指挥吐蕃士兵过桥。


“是我小看李瑄,或许他们说得对,我没有果断一搏。”


论悉诺匝看着骑兵们出栅栏,握紧拳头。


谐拱看着冲过去的甲骑具装,看着唐军平夷守捉、镇西军、漠门军已经出营围剿没有任何士气的将士,他不断拍着自己的胸口。


这震慑住众多吐蕃士兵,令他们不敢再猛挤。


“噗嗤!噗嗤!”


败得如此惨,让谐拱心灰意冷,想要一死了之。


统牙胡听到“地牢”这两个字,身体一阵颤动,他不畏千军万马,却对此惩罚惊恐。


“谐拱遵从!”


虽然他们是被唐军算计,尺带珠丹和吐蕃大论也有责任,但领兵的是他,若大败,就算他逃回去也难逃重惩。


而现在唯有殊死一搏。


漓水东岸。


吐蕃士兵拼命跑到桥前,只恨爹娘少生两条腿。他们到桥前时猛挤,瞬间就将安乡桥挤得严严实实。


谐拱不得不这么做,再这样没有秩序,石桥可能会塌陷。


“敢乱挤者,杀无赦!”


“一定要胜!望苍天保佑!”


要是当机立断撤退,虽然可能损失惨重,但不至于有全军覆没的风险。


冰凉湍急的漓水,不顾吐蕃士兵的呐喊,无情地将他们冲走。


本安乡桥并不窄,但人一慌乱,就显得拥挤。


论悉诺匝的亲卫只能回去禀告。


而且地牢中可能还会有“前辈”的尸体。


论悉诺匝叹一口气。


见这种趋势止不住,谐拱瞪大布满血丝的红眼,他抽出刀,一连砍死数名吐蕃士兵。


他在军中勇力仅次于统牙胡等猛将。


即便是死,也要多杀死几名唐军。


随即谐拱过安乡桥。


他留下几名亲卫守桥,谁敢乱挤,直接处死。


“兄弟们,杀啊!”


高秀岩也带着士兵从安乡城中杀出。


装了几天的孙子,终于能大显身手。


在车神塞率领甲骑具装冲过去后,高秀岩骑上战马,展开追逐。


他没有穿甲胄,手持长矛,鞭马冲入。


“噗嗤!”


轻骑冲击,一矛将一名吐蕃士兵洞穿。


有吐蕃士兵见高秀岩冲过来,不想引颈受戮,他在马下持矛,欲刺高秀岩的马匹。


“铛!”


高秀岩用矛轻轻一拨,就将此吐蕃士兵的长矛挑开,反手一矛将其刺死。


随后高秀岩在吐蕃人群中纵横,胆气皆失的吐蕃步兵不断倒在高秀岩的矛下。


“阵形不要乱,将吐蕃士兵驱赶到安乡桥前,等重骑掉头冲锋!”


安思顺保持冷静,他令麾下不必贸然前冲。


他们有更稳妥的方式赢下胜利。


两夜鏖战,镇西军和漠门军有四千余死伤,没必要再消耗士兵们的生命。


因为他们的军功已经足够。


“呜呜……”


唐军通过号角和战旗为令,三军在边野夹击。


安乡桥就两丈不到,再井然有序,也无法逃脱多少。


最终有数千吐蕃残军被围在安乡桥前。


唐军强弩封边,车神塞率领甲骑具装已经重新掉头。


“轰隆隆!”


望着再次冲来的具装甲骑,所有吐蕃士兵的心中恐惧。


唯一逃生通道安乡桥,又成为吐蕃士兵的目标。


他们不顾桥前的谐拱亲卫,再次拥挤上去。


在这种危急关头,谐拱亲卫都不敢阻拦,士兵红了眼,谁阻挡必会被杀死。


但这个时候,慌乱只会死伤更大。


“噗通!”“噗通!”


所有护栏都被挤断,前挤后推。


又有不少吐蕃士兵相继被挤掉入河中。


唐军甲骑已经杀过来,铁甲将最外围的吐蕃士兵撞飞、杀死。


“咻咻……”


两侧唐军的强弩雷发,使敌人更密集地聚集。


吐蕃士兵失去所有大盾,甚至失去兵器,毫无反抗之力。


眼见唐军铁甲距离他们越来越近,有的吐蕃士兵干脆咬牙跳入漓水中。


显然,相比于大唐的兵刃,宁愿死在水里。


大部分吐蕃士兵都不会游泳,在宽而深的漓水中挣扎。


有的士兵一落水中就被冻僵,沉底溺亡,随波逐流……


对岸的论悉诺匝看着这番情景,目眦欲裂。


一条漓水,从南向北而流,注入黄河。


一座不足两丈宽的安乡桥,河东的一座安乡城。


从诱敌深入开始,他就被狠狠地上了一课。


他有心改变,却无力回天。


漓水西岸的吐蕃士兵看着族人的尸体漂流,触目惊心。


他们在河对岸能观察到战况,死伤太惨重,他们眼睁睁地看着同伴在唐军的铁蹄和强弩下绝望。


如果唐军同样面对他们,还有机会抵抗吗?


片刻后,车神塞亲自率一队甲骑,从安乡桥前驰过。


安乡桥被截断。


剩下两千多名没有勇气跳河的吐蕃士兵跪地投降。


对岸的吐蕃士兵,没有觉得这是懦弱。


论悉诺匝闭上眼睛,没有强令族人玉石俱焚。


“堵住安乡桥,不要让唐军通过!”


论悉诺匝突然睁开眼睛下令。


一层层长矛大盾将狭小的安乡桥堵住。


唐军不会傻到去冲击安乡桥。


安思顺也留一部分重甲步兵守桥,其他士兵堂而皇之地将吐蕃俘虏押送走。


一艘艘小船,从安乡城中抬出来。


必要的时候,唐军可以通过小船过河,不过需要很长的时间。


李瑄指示安思顺、车神塞等按兵不动。


接下来,要看他们的!


若能将吐蕃骑兵歼灭,才是真正的胜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