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天将军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十章 左千牛卫将军,封爵(第1/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隆重的献俘仪式结束,李隆基宣五品以上职事官,入太极殿。


元正日即将到来,按照唐制,元正日休假七天。


为元正日的前三天和元正日的当天,以及元正日后三天。


也就是从明日开始放休假。


虽休假,但以李隆基的习性来看,元正日前后,必会召集重臣,在兴庆宫内宴乐。


太极殿内,监礼官将李瑄引至属于他的位置。


李隆基特批李瑄不用穿朝服上殿,以示恩宠。


李瑄的最高秩为正四品上,武官行列,不算太靠前。


但没有武官敢小看李瑄,或许等一会,李瑄就会被加至三品。


因为李瑄的官职是雪满弓刀前的品级。


雪满弓刀后,皇帝必然再加!

https://m.9biquge,com

父子同朝堂,不在少数。如李林甫的长子李岫,李适之的长子李霅,都在朝堂上,只不过位置靠后。


但李瑄这种军功加身,倍受恩宠,明显就要和父亲一样,穿上紫袍。还没有出现过。


李瑄第一次站在朝堂上,又是大唐最有名的太极宫太极殿,有一种莫名的心情。


比他想象中的速度要快,像是有人推着他晋升一下。


这一切都被他把握住。


李瑄看着后方以门荫入仕,穿上绯服的诸多四品、五品士族子弟。


看着满朝的紫服,端庄肃穆。


看着在香案前两省对班的李适之和李林甫。


看着宫殿最深处的华贵龙椅……


“陛下至……”


在李瑄出神间,李隆基整理好形象,来到龙椅前坐下,执扇女官归列两旁。


在太极宫,发生过许多不美好的事情,使李隆基很少在太极宫早朝。


一般只有大典的时候,才不得不来。


“拜见陛下!”


监礼官话落,诸臣拜礼。


“众卿平身。”


李隆基抬手,满面春风。


突厥覆灭,生擒其国主,让他面子十足。


“谢陛下!”


诸文武大臣落座。


“忠武将军!”


朝会一开始,李隆基直接就召李瑄出列。


“臣在!”


李瑄起身来到香案前执礼。


“据说卿已威震草原,北方包括太原以北的胡人部落,都向军镇献上牛羊和皮毛,表达友好。连奚怒皆部,都因此而向东北迁徙。卿建功十六,盖古之霍去病、卫青是也。”


李隆基不吝啬言语向李瑄赞美。


“臣愧不敢当!上有陛下圣明当机立断出兵突厥;中有王帅统领全军,两路而上;下有将士为国奋战,旷野捐躯。臣只是做了身为将领该做的事情,金袍玉带加身,已荣幸之至。”


李瑄不疾不徐,向李隆基阐述主要是圣人的英明。


他心中有愧,因为灭国之功应是布局两年的王忠嗣。


风头却被他抢走。


“哈哈……卿谦逊,不似少年呐!”


李隆基龙颜大悦。


诸臣面面相觑,李瑄在战场上太勇猛,他们差点忽视李瑄是一个文人。


而且还是一个能说会道的文人。


李林甫已知道李适之突然雄起,与李瑄脱不了干系。


他从收买的宦官口中得知,上次李瑄入宫,御场射毬,让李隆基和玉环娘子都非常高兴。


每每想到此,李林甫都想抽自己几巴掌,怎么能想到推荐李瑄从军呢?


他本以为李瑄只有一些街头斗殴的勇力,不曾李瑄能在战场上纵横突驰,斩将拔旗。


紧接着,李隆基在朝堂上当着文武百官的面,问李瑄擒拿双可汗的细节。


李瑄擒拿可汗虽然艰辛,但还算顺利。


他充分发挥自己的口才,描述将士们数千里奔袭,环境恶劣。


那苦寒之地,狂风如刀,呼气结冰,士兵们的手脚无一不冻裂。


追击的时候不眠不休,生吞粟米,渴饮冰雪。


又需要与回纥斗智斗勇。


在弓弦都拉不开的情况下,以九百骑冲锋敌人两千多护卫。


最后李瑄骑马追击,亲自将乌苏米施可汗从马上抓下。


其实李瑄基本没什么夸大,但朝廷百官贵族,都养尊处优。


他们潜意识都认为那种环境不是人能去的。


故而窃窃私语,不断赞叹李瑄的神勇和胆略。


李适之反倒是没什么动作,现在谁人不羨慕他呢!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李隆基听李瑄的讲述后,在朝堂上将这首诗念出来:“一首边塞诗,雪满弓刀,朕能听出卿在擒拿突厥可汗时的艰辛困苦,也能听出卿的果敢坚毅。随卿追击突厥可汗的将士,战死者重恤,家人分本郡县永业田五十亩,另可推举左右将晋升。令王卿开府库,随行之骑再赏绢钱。”


李隆基一高兴,李瑄的老部下又得到赏赐。


“臣代丰安军将士拜谢陛下!”


李瑄拱手应谢。


接下来,就是正式朝会日常的时候,以及元正日安排当值。


“这海贼吴令光,再掠临海。临海等郡太守是干什么吃的?这七八年间,年年都能听到海贼猖獗的消息,诸卿有何建议吗?”


朝会上,总有让李隆基不顺心的地方。


海贼吴令光就是其中之一。


自从东都洛阳回来起,李隆基每年都能听到吴令光这个名字。


郡中别驾换了几个,却不见成效。


李隆基的耐心已到极点,准备派人去讨伐。


诸臣们没有头绪,海贼在大海之上,神出鬼没。


在这个时候,大海对文武百官来说,依旧是神秘的存在。


“启禀陛下,臣愿前往临海,为陛下征讨海贼。将皇恩带至海边,使海波平静,百姓安居。”


见没有人应,李瑄再次起身,向李隆基请求。


他正好以此卸任朔方都知兵马使和丰安军使。


他记得剿灭海贼吴令光的是武状元出身,现任河南尹的裴敦复。


使得裴敦复有入相之势。


好像就是在天宝三载。


李瑄决定提前一步,接下这个功勋卓著的任务。


等立功回来,再请求李隆基将他调遣至陇右。


“卿能为朕分忧,朕心甚慰。然海战非比寻常,卿要慎重。”


李隆基对李瑄这种不畏困难很满意,但也有顾虑。


“臣在半年多前无有寸功,依可征战于草原、沙漠、雪原。那吴令光虽聚数千之众,然不过一贼寇,臣三个月内必将其覆灭。”


海贼无非就是在临海郡旁边的哪个小岛上窝着。


即便不去寻找那个岛,海贼总要吃喝,而且海贼在郡县,必有线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