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皇孙:外挂朱元璋,朱棣疯了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五十七章 :朱瞻基:逆子休走,吃我一棍!(第1/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那个有多短?”


朱瞻基心里一阵纠结,想问又不敢问,但最终还是问了出来。


朱瞻均看着紧张的爷俩道:“在一些的历史记录中,我爷爷共计北征了5次,永乐22年第5次北征,爷爷重病回归的路上,病逝在榆木川。”


“啊,永乐22年,那不是没几个年头了。”


朱瞻基惊呼了出来。


“啪!”


朱胖胖一巴掌拍在了他脑门上,训斥道:“混小子说的啥话,你爷爷现在啥活不干,每天含饴弄孙,还注重身体保养,啥事儿都不操心,就以当前的状态,再活20年都没问题。”


“对对对!”


朱瞻基也连忙点头。


“那我呢?”训了儿子一顿,朱胖胖小声的询问自己的问题。


他的身体他心里有数,就以老爷子现在养生的状态,他能不能活过老头都不一定。


“这爷爷过世之后,爹你继位,成为了大明新一任的皇帝,年号洪熙!”


听到这个年号,朱胖胖心中暗自点头,感觉还不错,心里琢磨着回头登基了,就继续用这个年号。


朱瞻均继续说道:“结果继位不足一年,你因为身体被爷爷累垮了,就那啥了。”


朱胖胖表情一囧,合着他这个皇帝当了不到一年。


见到老爹表情郁闷,一旁的朱瞻基小声道:“爹不错了,如果按照老二的说法,老二夭折或者是去北方没回来,二叔三叔也绝对不会造反。”


“有二叔三叔存在,伱能坐上位置,已经算是很好的结果了,长短已经无所谓了。”


朱胖胖脸一黑,抬手又扇了一巴掌。


朱瞻基也不在意,激动的询问朱瞻均。


“后面应该是我了吧。”


他爹没了,接下来肯定是他了。


朱瞻均点了点头。


“咱爹过世的时候,你当时还在金陵,连夜赶回了北平准备继位。”


“二叔三叔本来想劫杀你,但不知道怎么让你跑掉了,直接灵前继位。”


朱瞻基嘴角勾出了笑容。


就二叔那智商,哪能玩过他。


“后来你登基称帝,年号宣德,你在位期间,放弃了爷爷打下的交趾,打算整合国力休养生息,好全力对付北方。”


“可惜,你只在位十年,也因病离去了,你的儿子以年幼之身登上了帝位。”


“主少国疑呀!”


朱胖胖一声轻叹。


纵观整个历史,皇帝年幼很容易造成权臣和权后,稍微不注意就国本动荡。


朱瞻均点头道:“没错,还好老娘还活着,她力挽狂澜,再加上三杨的配合,稳住了国本。”


两人松了口气。


稳住就好,要是没稳住,那他们就是罪人了。


“那我在位期间,有没有干出什么功绩?”


想到刚才老二说自己把交趾给放弃了,担心这事儿被自家老爷子知道,回头挨骂,想确认自己有没有干出什么大事,回头好找个补差。


朱瞻均闻言表情有些古怪。


说实话,对于朱瞻基历史上干过什么功绩,这个还真没有。


所谓的仁宣之治,其实只是名声上的功劳。


让百姓休养生息,恢复国力,这是每个皇帝最基本的任务,根本算不上什么功劳。


就好像一个家族的族长,让家族稳定,这是最基本的要求,想有大名头,除非领着家族繁荣复兴挣钱。


可惜就这最基本的要求,绝大部分皇帝都做不到,以至于本来皇帝最基本干的事情,都成了一件功绩了。


说起来也是够嘲讽的。


后世很多人说朱瞻基是六边战士,其实其中有一定的吹嘘成分。


按照真正的历史记载,这位在政务上不如他爹,在对外扩张打仗上不如他爷爷。


整体算下来,在帝王中只能算是平庸。


毕竟历史上有功绩的帝王,都是单独列出来的,比如说贞观之治,永乐盛世,这都是单一的存在,没有跟自己的父亲儿子连在一起。


仁宣之治,说实话,这个仁占了绝大部分,宣有多少那就不好说了,全看春秋笔法和个人想法了。


看着老二那古怪的表情,朱瞻基心中一紧,连忙问道:“怎么,难道我啥都没干吗?”


朱瞻均摇了摇头道:“也不是没有。”


朱瞻基瞬间松了口气。


可朱瞻均接下来的话,让他表情瞬间一僵。


“功绩上,你继承了咱爹的遗志,继续让百姓收养生息,战功上也打过几仗,不过因为你丢失了不少土地,勉强算是功过相抵吧。”


“唯一让人诟病的是,你弄死了二叔,而且还是直接用大铜缸把他罩住,用火活活烤死的。”


“额!”


朱瞻基表情僵硬,抬手指着鼻子愣愣道:“我弄死了二叔,还是烤死的。”


朱瞻均点了点头:“对二叔被后人调侃为瓦罐鸡,就是从你这里的出处。”


朱胖胖听到这么说,捏紧拳头,抬手捶了一下朱瞻基的脑门。


“爹,你打我干嘛?这些事情不是没有发生吗。”


朱瞻基捂着脑门,无语的看着朱胖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