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皇孙:外挂朱元璋,朱棣疯了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一十章 :走啊,我带你们回家!(第1/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殿下,兄弟们的尸骨都安顿好了。”


胪胊河畔,大军驻扎在了这里。


蒋安脸色沉重,走到朱瞻均身边低声汇报。


朱瞻均点了点头,带着身后的众将领们,走向了远处的一排马车。


马车如一条长龙,车把上绑的白幡,被风吹着迎风飘扬。


马车之上,摆放着一口口小棺材,每口棺材上,都铺着一面红底黑字的明字军旗。


当前的军队,不像电视上演的那样,到处是举着代表自己国家的字体旗帜。


整个军阵中,除了主帅的名号之外,很少带有标识国家的字旗。


在出征之前,朱瞻均让老兵商会准备了这些旗帜。


他曾经答应过远征的十万将士,一定会将这些阵亡的将士带回家。


今天他将履行承诺,让这些为大明战死的士兵们,身披荣耀回到家乡。


为了运送这些战士的尸骨,朱瞻均让老兵商会准备了车队,护送这些阵亡将士回家。


“殿下。”


邱元一身孝服,手上拿着孝棒,肩膀上扛着引魂幡。


这是朱瞻均安排的,这些士兵,是因为邱福战略上的指挥失误而阵亡。


正所谓父债子偿,为了弥补邱家对这些士兵的愧疚,朱瞻均让邱元,引领着这些尸骨回乡。


朱瞻均走上前,整理了一下挂在杆子上的白幡,领着众人来到了一个供桌前。


接过不知递过来的神香,朱瞻均领着所有人,向这马车三鞠躬。


“士兵们,你们已经完成了对大明的忠诚,我大明皇太孙朱瞻均,在此向你们致以最真诚的感谢。”


朱瞻均举起双手,行了一个作揖大礼。


“全体都有,举枪!”


蒋安一声大喝,列队整齐的500名神威营士兵,集体举起了手中的火枪,斜斜的指向了天空。


“放!”


“砰砰砰……”


没有装弹药的子弹燧发枪,发出了震耳的声响,腾起的硝烟在空中盘旋了片刻,被草原上的风裹挟着,消失在了远处。


“呜呜呜……”


号角声响起,朱瞻均拿起一个瓷碗,碗口上叠着纸钱和神香,来到了马车队伍之前。


深吸一口气,高高的举起瓷碗,口中一声大喝:“兄弟们,回家了。”


“啪!”


瓷碗撞击在专门摆放的石头上,碎成了无数块,叠了整齐的纸钱,被风吹起,斜斜的飞向了远方。


“兄弟们,一路顺风!”


列队两旁的大明军团,看着面前缓缓前行的马车,齐声给予了最真诚的祝福。


“殿下今日此举,净收所有军心呀。”


远处的一个山丘上,陪着老爷子目视这场仪式的张辅等人,心中一阵感慨。


他们身为军人,最清楚这些士兵需要什么?


活着的时候,需要功劳金钱奖励地位的提升。


如果不幸阵亡疆场,士兵们最大的心愿,就是回到家乡,安葬在大明的土地里。


他们身为士兵,明白历史上有无数的士兵客死在异乡,落了个尸骨无存。


亲人想找个哭的地方,都找不到他们的坟墓。


今日朱瞻均,将阵亡的将士送回了家,对于在场所有的士兵而言,就是对他们的最大保障。


君王注重如此,死而已无憾了。


一旁的柳升,看着朱瞻均手下的将领,忍不住感慨道:“太孙殿下手下人才济济,光那个徐念达,就是一个罕见的统兵人才。”


“在倭国,还有一个吴三桂,南方区域有徐汝贞,曾国藩,以及日渐壮大的那个叫海军部队的郑子龙,都是难得一见的人才。”


“怎么,羡慕了,你要是想去的话,我可以帮伱引荐一下。”


一旁的张辅笑着调侃了一句。


柳升没好气的瞪了张辅一眼:“用的着你引荐,我认识殿下你认识的早。”


“唉,如今我年龄也大了,要是再年轻几岁,还真说不准,跑到殿下那里闯出一番事业。”


张辅哈哈一笑,指了指这个老伙计。


要是搁在以前,俩人绝对不敢讨论这件事情。


可现在整个大明,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太孙的地位任何人都无法将其撼动。


就算陛下现在想换掉太孙,都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皇太孙手下,先不提控制住大半江南的老兵商会,光那些在军户中种植的高产粮食,就直接捏住了大明的命脉。


曾经的倭国,南方等区域新拿下的土地,那里都有太孙殿下的军队。


甚至有人私下里讨论,皇太孙想要调动军队,根本就无需搭理兵部和五军都督府。


只要一声令下,集结起十几万部队绝对没问题。


老天,这是他们无法想象的。


皇帝想要调集十几万部队,都要各部门多时间的筹备,而皇太孙随时可以调动。


据户部年初的汇报,老兵商会建立在各处的储存粮仓,可足够大明军队使用十年。


天工坊储存的火器装备,足够装备20万军团,而且还是随时能拉出来作战的部队。


这哪是皇太孙呀,古今历史上有多少帝王,都无法达到这一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