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皇孙:外挂朱元璋,朱棣疯了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八十六章 :千年世家的败亡(第2/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区区一个孔家还真不配。


正板着脸教诲的老爷子,看到朱瞻均竟然还笑得出来,先是心中恼了一下,随即瞬间明悟,被这臭小子给看笑话。


抬手。


“咚!”


“哎呀!”


朱瞻均捂住了自己的脑门,老爷子背着手气呼呼的走了。


看着生气的老头,朱瞻均脸上却是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这老头不让他鲁莽,结果自己跟朝臣都不商量,直接处理了孔家。


原因可能是老爷子对孔家的不满,还有那些罪名的加持,或许最重要的是为他这个孙子出口气。


“你爷爷,把所有的事情都扛下来了。”


朱标的声音在耳边响起。


朱瞻均点头,在心中回道:“我知道。”


“海瑞接下来可能要倒霉,你回头安抚一下他,别让他冲动。”


朱瞻均再次点头:“没事儿,他绝对抗压,这点小场面吓不住他。”


老爷子出手果然雷厉风行。


仅用了不到三天的时间,孔家的案子就彻底的被定死。


不但是朱瞻均找来的那些罪名,老爷子又让锦衣卫调查了一番。


好家伙,那罪名简直是罄竹难书,上到出卖国家情报,下到欺民霸田。


曲阜孔家上下千把口子,除了个别个,或者是不会走的小孩之外,几乎都做过一些违法的事情。


其中甚至有一个七八岁的孔家幼童,为了验证人能不能跑过狗,竟然纵犬咬死了一个百姓。


果真是印证了那句话,雪崩之下没有一个无辜之辈。


当这个案子彻底的公布天下,瞬间引起了哗然。


许多文人士子对此保持质疑,然而那一张张罪证,以及有时间有地点,有人证物证的罪名,让他们几乎无法辩驳。


在锦衣卫的宣传下,百姓们对此事也是议论纷纷。


绝大部分人都是拍手叫好,只有少部分觉得作为至圣先师之后,孔家怎么会干出如此丧尽天良之事。


除了案件引发的轰动之外,发现案件接手整件案子的山东巡海瑞,也彻底的名传天下。


百姓们对于这种敢挑战权威,为百姓鸣不公的官员们拍手叫好,人人称送海瑞为海青天。


甚至山东受过孔家迫害的百姓,在家里都供奉起了海瑞的牌位,以此表示尊敬。


有尊敬的,自然也有不满的。


无数文人在邸报上抨击海瑞,不遵先贤,枉为儒家弟子等一类的罪名。


甚至有人放出话,不让海瑞丢官流放,就是整个儒家学派耻辱。


朱瞻均都听说几位在朝的儒家大儒,都已经开始收集海瑞的罪证,准备上书弹劾了。


整件事情从开始到结束,其中没有一句话,没有一个字记录朱瞻均。


仿佛孔家倒台,跟朱瞻均没有半毛钱关系。


包括被赶回曲阜,以后只能主持至圣先师祭祀的孔彦缙,对前来慰问或者是亲自观看的人,都没有提这事儿。


后来更是嫌烦,直接对外公布,孔家有愧于至圣先师,从今日起封府研究学问,除帝王圣旨之外,不接受任何人拜见。


老爷子对孔家的雷霆出手,让原本那些准备对高产作物出手的家伙们,也瞬间收回了手。


他们可不傻。


前段时间孔家那边上弹劾奏疏,直接剑指拥有高产粮食的老兵商会。


后来还是皇帝出手,制止了这种行为。


所有人都以为事情就此罢了,结果这才多久孔家就完了。


很明显,孔家是触碰了不该碰的东西,惹怒了当今陛下让其来了新账旧账一起算。


什么东西不该碰?很明显是那些能让大明发展起来的高产粮食。


皇帝为了粮食,连孔家都敢搞,可见,这些高产量是在当今陛下的心目中有多么重要。


这个时候再敢乱出手,孔家就是最好的前车之鉴。


“咳咳咳……”


孔家祖庙,孔彦缙跪坐在蒲团上,看着那一排排牌位,捂着嘴重重的一阵咳嗽。


原本热闹威严的孔家,此刻再也没有了往日的辉煌。


整个孔府,除了他和几个研究学问的老先生,全部被朝廷带走。


杀头的杀头,流放的流放,为奴的为奴。


再加上削去了爵位,剪除了护卫,孔家现在包括扫地的仆人,加起来竟然不足20人。


一阵咳嗽之后,感觉到手心有些微热,孔彦缙低头看了一眼,刺眼的鲜红映入眼中。


他知道他的时日所剩不多了。


“历代先祖在上,后世子孙孔彦缙,在此敬拜。”


默默的在身上擦了擦手,孔彦缙向牌位跪拜了一番,诉说了孔家的情况,进行了深度的忏悔。


直至天黑,才离开了这间屋子,融入了曾经灯火辉煌,现在只有点点灯火的凄凉大院。


半个月之后,正和老爷子这丛林狩猎的朱瞻均,收到了一个消息。


“孔圣祭祀官,前衍圣公孔彦缙,因病在家中过世,享年12岁。”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