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能走到对岸吗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38章 少年邓艾,百姓造反?(第2/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那仆役早已吓得面如土色,闻言哪里敢再待在这里,连忙收刀跑开了。


曹仁冷冷扫了那名慌张跑开的仆役一眼,然后淡淡道:“黄家主,主公虽然要求尔等携百姓南下,但是这等仗势欺人、欺压百姓之事,还是不要出现的为好。”


族中仆役干出这种事,黄氏家主也觉得脸上挂不住,闻言连忙点头道:“曹将军当心,老夫会下令约束下人的,定不会让这种事情再发生。”


曹仁这才收回目光,随后看向了那名稚童,眼中有深深的欣赏之色。


“你这小童倒是有胆色,你叫什么名字?”


刚刚那一幕他都看在眼里,这稚童年纪轻轻,胆色却非同凡响,令人侧目。


面对眼前一群大人物,这稚童正儿八经地拱手一礼,不卑不亢地说道:“后、后生晚辈邓艾、艾,见过将军。”


听到稚童自报姓名,曹仁微微挑了挑眉,问道:“邓艾……你是邓氏的子弟?”


曹仁语气里有些讶然。


邓氏曾经也是新野这边的显赫大族,只是如今已经没落了,不过他对邓氏有所耳闻。


“正是!”


邓艾点了点头,然后说道:“敢、敢问将军,司空为何一、一定要让百姓们南迁?


“百姓中有许多老幼,如、如此长途跋涉,他们如何能承受的住?”


“这是天子的命令,还、还是司空的命令?”


近来曹操强令百姓迁徙南下、搬出城池一事他都看在眼中,因此让他产生了极大的不满。


他虽然尚且年少,但是自小就饱读诗书,才学非凡,却有一腔意气。


不管襄阳城内那位天子是真是假,在他看来滋扰百姓生活的君主,实非圣明之君,滋扰百姓生活的臣子也并非贤臣。


所以现在在面对曹仁的时候他才敢于直言发问。


而邓艾问出的这个问题,也正是无数百姓们想要问的,此时周围已经围了一大圈人,彼此之间窃窃私语着。


“是啊,你们打仗就打仗,为什么非让俺们挪地儿?”


“我们是大汉子民,凭什么这样对我们!”


“是啊,我们不想走!”


“俺家在新野都生活了三代人了,不走!”


“去了南边人生地不熟的,俺们怎么过活啊!这不是把人朝死路上逼么!”


……


周围的百姓们不断抱怨着。


他们本来对迁徙南下就抱有很大的抵触,经过刚刚那一茬子事,又加上邓艾的一番话,让他们心中越发感到愤懑了。


北边那位天子可不会这样!


一时之间呼声四起,周围百姓们纷纷闹着不迁徙了,就要转身返回城池


曹仁脸色铁青,厉声呵斥道:“都给本将军站住!”


伴随他一声令下,原本只是在两侧观望的士卒们纷纷上前,拦住了所有百姓们的退路。


锋利的长枪利刃在阳光下闪着寒光。


曹仁冷冷地开口说道:“尔等迁徙南下,朝廷自然会为你们安排好去处。”


“此乃陛下的命令,任何人都不得违背,否则便是抗旨不尊!”


曹仁语气严厉,同时用不善的目光扫了邓艾一眼。


“念在你年幼的份上,本将军不计较你这胡言之语,还不快走?”


要是邓艾还敢在胡言乱语半句,他可不会管是不是孩子,直接动手杀了。


“我——”


邓艾神色愤懑,张口欲言。


但这时一名中年男人从人群中挤了出来,对他呵斥道:“竖子!还不快闭嘴!”


这人正是邓艾的叔父。


他直接上前去把邓艾拉到自己身边,然后客客气气地对曹仁还有黄氏家主行礼,歉然道:


“这小子年少无知,刚刚那番只是胡言,还请将军和黄家主不要计较。”


“在下回去后定当好好管教。”


邓氏也是名门,曹仁不欲再多生事端,轻轻“嗯”了一声后,便转身离去了。


黄氏家主也没有多说什么,吩咐下面的仆役收敛些后,便也离开了。


在士卒和黄氏仆役们的监视下,没有人再敢叫嚣着回城,众百姓们只能忍气吞声,继续跟着迁徙队伍行进。


骚乱平息了。


中年男人把邓艾带回了马车,然后劈头盖脸地训斥道:“你是在找死不成!”


“亏得你今天碰到道是曹仁,要是换一个脾气暴躁些的,就凭你那番话,我邓氏就要蒙受大难!”


“你怎可如此胡言乱语、不知分寸?”


他是真的被邓艾给气到了。


邓艾紧紧抿着嘴,小脸上满是倔强,低声道:“侄儿只是觉得这样很不对。”


“长安那位天子善待百姓,襄阳城里、里的那位却做出滋扰百姓的行为,哪、哪有半点像真正的天子?”


“叔父难道,难道觉得襄阳城的天子是、是真的吗?”


中年男人开口打断了邓艾,低声道:“这不是你该考虑的事情!”


“襄阳城的天子是真是假我们管不到,但你再这样乱说话,我邓氏举族都要因此而丢了性命!”


说到这里时,他又顿了顿,继续道:“不过……这真假天子之争,必然会是长安那位陛下取得胜利,曹贼必败。”


“你现在要好好读书,等到日后天下太平了再一鸣惊人,入朝为官,使我邓氏振兴!”


邓艾听完心中满是震惊,抬头看了叔父一眼后,然后深深一礼,说道:“侄儿谨记!”


……


白天的事情只不过是一个小插曲。


但是邓艾当面质问世家家主和当朝大将军,却一直被人私下讨论,并津津乐道。


六七岁的稚童能有这等胆识,可非同一般。


而除此之外,曹仁带来的士卒居然对着百姓们拔刀亮刃,也让很多人有所怨言。


“那群狗东西,真不当个人!”


一堆篝火旁,几十个年轻青壮聚在一起烤火,骂骂咧咧的。


“就是,哪里有拿刀逼着人搬家的,咱们都是大汉的百姓,又不是敌人!凭啥拿刀对着我们?”


一名青年亦愤懑地说道。


“我看那个叫邓艾的小孩儿说的没错,北方那位天子的兵马可不曾这样对普通百姓!”


“是啊,而且我听说北边边现在生活可好了,朝廷减赋又免徭的,其他政策也好,真是羡慕啊。”


另一人叹息道,语气里满是羡慕之意。


这个话头一开,一群人七嘴八舌地讨论了起来,并说着北边那位天子的种种圣明之举。


百姓们不关注到底谁真谁假,他们关注的是谁对百姓好,这才是和他们利益相关的事情。


就在讨论得最激烈的时候,忽然有人说道:“要不咱们反了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