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能走到对岸吗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94章 司马懿:要不要看诸葛亮的锦囊?(第2/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那白胖文士和年轻文士。


正是贾诩和郭嘉。


郭嘉眉头紧皱,无不疑惑地问道:“早在入冬之前陛下便令甄氏准备物资赈灾,为何还会出现粮草和物资不足的情况?”


刚刚卖炭老翁的那番话让他很是吃惊,连皇城的赈灾物资和粮草都开始短缺,何况其他地方。


这可是关系到万万百姓的大事,甄氏怎么能在这种事情上马虎大意?


粮草物资不足应该早点向朝廷禀报才是,也好提前调度,结果到了需要的时候却拿不出来,这简直是在拿百姓的性命当儿戏!


贾诩面色冷漠,一言不发。


他正是得知了受灾的严重情况才亲自前来视察,想看看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结果却令他感到始料未及。


“此事需要尽快向陛下禀报。”


贾诩沉声说道,不管甄氏到底是办事不力还是有其他什么原因,灾情的问题都需要尽快得到解决。


郭嘉神色凝重地点了点头,接着两人登上马车,便要前往皇宫。


但在此时一匹骏马飞驰而来。


一名绣衣使者翻身下马,来到马车外单膝下跪,拱手道:“启禀贾公,有甲等急报!”


“甲等?”


贾诩脸色微变,当即说道:“速速呈来!”


情报根据轻重缓急分为甲、乙、丙、丁四等,甲等是堪比八百里加急、需要第一时间传递的消息。


这名绣衣使者二话不说就从怀中取出一份蜡封完好的密信,双手交给贾诩。


贾诩拆开仔细看了起来,仅仅看了第一行字,他就忍不住瞪大了眼睛,脸上更是露出了难以置信的神色!


“文和兄,何事?”


虽然郭嘉知道绣衣使者的情报是不能轻易外泄的,但看见向来胸有静气的贾诩都露出这样的表情,他还是不禁开口询问。


贾诩没有回答,仔仔细细看完密信。


随后他掀开马车的窗帘呼吸了一口外面冰冷的空气,方才低声对郭嘉道:“甄贵人……怀了龙嗣。”


“什么?!”


郭嘉的脸色瞬间大变,惊得站站起身来。


但他却忘了自己现在正在马车里面,一站起来脑袋直接磕到了车顶,疼的他抱着头蹲下、狼狈不堪。


顾不得脑袋的疼痛,郭嘉追问道:“这是什么时候的事?为何……如此突然?”


这个消息不可谓不惊人,吕玲绮怀孕才过去没几个月,甄宓也跟着怀孕,天子一下子有了两个龙嗣!


“你问我我怎么知道?”


贾诩撇了撇嘴,然后说道:“情报里说甄贵人在归家的途中便接连出现过呕吐的迹象,返家之后情况进一步加重。”


“经过大夫诊断,才确认甄贵人怀了龙嗣。”


听完贾诩的这番话之后,郭嘉神情复杂,忍不住叹息道:“这可如何是好啊。”


甄宓和吕玲绮两人皆怀了身孕,这既是好消息也是坏消息,他一时也不知该做何感想。


“先入宫吧。”


贾诩长叹一声,没有多言。


马车向着皇宫缓缓驶去。


……


潼关的攻防战已经持续了有段时间了。


汉军在张辽指挥下发起的猛烈进攻,让镇守这座雄关险隘的西凉军士卒们颇有些吃不消。


原因无他,实在是天气太冷了。


北方的气候本来就寒冷,然后这段时间又一直下雪,这让人怎么扛得住?


西凉军士卒们甚至连武器都不敢握久了,因为握久了手就有可能和武器粘连在一起,这样的条件不可谓不艰苦。


但汉军那边也同样不好过。


虽然他们有着诸多保暖衣物,将天冷带来的影响降到了最低,但却始终没有办法攻克潼关。


潼关的地势太过险要,易守难攻、固若金汤,因此接连的进攻让汉军付出了不少伤亡。


汉军军营之中。


张辽正在和司马懿一同巡视伤兵营,看着各个营地里那些受伤的士卒,他心里不禁感到阵阵心疼。


于是他对司马懿道:“军师,连续攻了整整十日,需要缓一缓了,再这样下去将士们都要吃不消了。”


虽说强攻付出伤亡是难免的,但司马懿所采取的强攻手段,是给予敌人最大压力的同时不计己方伤亡的方式。


张辽不忍心这样看着麾下士卒们前赴后继地去送死,并非是是他心软,实在是他不想继续这样白白浪费士卒的性命了。


这些可都是他辛苦练出来的兵啊!


司马懿面色冷硬,说道:“现在付出的伤亡,是为了更快拿下潼关、避免更多将士的牺牲。”


“庞德已经被策反了,只要马超派他前来镇守潼关,我们就能轻易将潼关拿下!”


他通过绣衣使者策反了庞德,现在需要不断给予潼关压力,好让马超派遣庞德过来驰援。


“可是……”


张辽欲言又止,他不是不相信司马懿的智谋,但这完全是在拿将士的性命去赌。


假如马超亲自过来镇守潼关呢?


看见张辽的神色,司马懿说道:“再坚持五日时间,五日后若是还没消息,再讨论其他对策。”


“而今曹贼也向并州发兵了,若是在曹贼的兵马到来之前不能拿下潼关,那此次西征怕是要无功而返。”


他们于三日前收到了曹操出兵的消息,明显是为了帮助马超解围,阻止他们进攻潼关。


这对他们来说不是一个好消息。


听到这里,张辽不禁骂道:“该死的曹贼,待到日后南下之际,我定要亲手将他生擒!”


说完便骂骂咧咧地离开了。


而司马懿默默从怀中取出诸葛亮交给他的那只锦囊,眼中有着犹豫之色。


若是他的计谋失败,那他要不要看这只锦囊?


“这只锦囊中藏着击败马超的计谋。”


“我就放在此处,看或不看全凭你自己。”


“但我希望仲达能以大局为重,若真到了无计可施的时候,莫忘了这锦囊妙计。”


诸葛亮的声音于司马懿的耳畔响起,令他的手掌瞬间攥紧,再次燃起了熊熊的斗志和信心。


“不,我死也不看!”


就在司马懿打算转身返回营帐、召集诸将议事之际,一名士卒匆匆跑来,单膝下跪道:“启禀军师,前方斥候来报,庞德的兵马已经抵达潼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