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能走到对岸吗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24章 碧眼贼,圣旨当前,还不跪迎?(第2/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看着圣旨上加盖的那一道传国玉玺的印记,孙权眼中闪过一丝深深的忌惮。


“我觉得……可以答应。”


过了良久之后,孙权缓缓开口说道,做出了一个让众人都无比惊愕的决定。


鲁肃眼中闪过了一丝意外之色。


韩当闻言登时急了,上前道:“主公,这明显是吕布的诡计!他是希望我们和曹贼互相残杀,让我们去当马前卒!”


“一旦答应招降,他必然会令我们全力攻打曹贼,尽量消耗我们的力量!”


答应了招降,那朝廷让他们不惜一切代价进攻曹操,他们是听还是不听?


张辽要接管他们的军队,他们是给还是不给?


给了,那就是任人宰割的鱼肉;不给,那答应招降的意义何在?


“韩将军勿急。”


孙权安抚了韩当一句,然后对众人解释道:“投降当然是不可能投降的,但假意归降却是无妨。”

https://m.9biquge,com

“表面上答应投降,如此一来暂时就不必担心张辽的威胁,可以解除后顾之忧,全力攻打曹操、夺回江东。”


他都答应归降了,张辽总不能再打他。


没有来自张辽的钳制与威胁,他可以放开手脚去对付曹操,等到他夺回江东,降不降还不是他说了算?


“愚蠢。”


听完孙权的话,鲁肃心里好不容易升起的些许期待顿时消散得一干二净,忍不住摇了摇头。


退路都送到面前了,孙权居然想的是假意归降,真是白白浪费了这么好的机会。


实在是瞻前顾后、目光短浅。


不过孙权的想法说出来后却赢得了程普等将领的一致赞同,纷纷同意孙权的这一决定,将此事定了下来。


众人散去,鲁肃和周瑜一同离开营帐。


周瑜脸上满是落寞之色,很显然之前孙权的那一句话对他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到现在都没有缓过来。


鲁肃将他的状态看在眼里,不禁叹道:“你一片赤忱、忠心耿耿,孙仲谋却如此猜忌你,可见他并非明主。”


“公瑾,听我一句劝,我们走吧。”


孙权不但革除了周瑜大都督的位置,还当众说出那样的话,说实话他都有些看不过眼了。


以周瑜的才能,去哪不被奉为上宾?


何必要留在这里受排挤和猜忌。


周瑜却并不想谈论此事,跳过这个话题,问道:“子敬,你觉得天子是真打算招降,还是假意为之?”


“是真是假又有什么意义?”


鲁肃淡淡说道,瞥了不远处那座帅帐一眼,“天子真招降也好,假招降也罢,对他而言都一样。”


“白衣渡江……呵,即便靠这种卑劣手段击败曹操夺回江东又如何,难道凭借区区一个江东就能和朝廷抗衡?”


“天子根本无所谓他投降或不投降,天子想要看见的结果就是他与曹操互相争斗、消耗实力。”


“无论如何,朝廷最终都会得利。”


鲁肃觉得天子这一道旨意相当高明,主动解除了孙权的后顾之忧,让其放心大胆地和曹操进行交锋。


至于最终结果是两败俱伤还是一方得胜,于朝廷来说都没有损失,对付起来也要简单许多。


“唉。”


周瑜长叹一声,大厦将倾,但他却只能眼睁睁看着孙权一步步走向末路,却无能为力。


如之奈何啊。


……


徐州,郯县。


孙权的回信很快就被人送了过来,得知对方愿意归降,张辽却是不太高兴。


“可惜,战功没了。”


张辽把手中的回信随手扔在案上。


表情颇有些郁闷。


能兵不血刃地铲除一位大敌固然是件好事,但他更希望能够正面击败孙权,拿下这份战功。


不过招降孙权是天子下达的旨意,而且从战略层面上来讲的确是件好事,所以他不情愿也没用。


收敛起这些心思,张辽唤来黄忠、太史慈、麴义三人,并对他们吩咐道:


“黄老将军、麴将军,你们二人领兵随我前去阻止曹操将百姓迁徙到江东。”


“子义,你留在徐州镇守,盯着点孙权。”


天子吩咐过,假如孙权愿意归降,那就停止对他的进攻,转而去阻止曹操迁徙百姓。


不过出于谨慎考虑,张辽决定让太史慈带着一部分兵马留守徐州,以防孙权出尔反尔突然袭击。


“末将领命!”


太史慈三人纷纷抱拳。


张辽接着向麴义询问道:“麴将军,可查探清楚曹操目前将百姓迁徙到何地了?”


麴义回答道:“回禀将军,如今大批百姓已经被曹操从豫州迁徙到了扬州境内,滞留在淮南郡一带。”


“其中以合肥附近滞留的百姓最多。”


张辽点头,起身道:“传我军令,点齐一万大军,前往淮南郡!”


……


迁徙百姓,并非是件容易的事情。


即便曹操从开战之前就在秘密进行此事了,但两州之地的百姓,迁徙起来困难重重。


大部分百姓都只是被他驱赶到了扬州境内,直到他领兵渡江、入驻江东后,才开始分批次地把百姓迁入江东。


不过好在有江东各大世家相助,眼下的进度还算不错,已经迁徙了三成左右的百姓,再有月余的时间就能全部迁徙完毕。


庐江郡,铜陵渡。


一望无际的广阔江面上,一艘艘船只往来于长江两岸,多达上百条,全部都是足以承载千人以上的大船。


在岸边,曹军士卒正驱赶百姓登船。


百姓们有的牵牛,有的拽马,要么就是带着其他各种各样的物什——而这正是迁徙慢的最大原因所在。


迁徙百姓不是说带人走就行,百姓们要把家里的牲畜、粮食什么的都带上,毕竟这些就是他们的家当和命根子,他们不可能落下。


“哎哎哎,停停停!”


一名曹军士卒将一名汉子给拦了下来。


这汉子面庞黝黑,看起来老实巴交的,被曹军士卒拦下来后顿时露出惶恐之色,颇为畏惧地道:“军、军爷,怎么了?”


“你问我怎么了?”


这名曹军士卒一瞪眼,指着他身后那辆牛车道:“牲畜可以上船,牛车可不行!”


“而且你车上怎么拉了这么多东西,待会儿过板桥的时候也不怕给板子压塌了落水里!”


“快快快,给老子把东西卸下来!”


这汉子打算牵着一辆牛车上船,关键是牛车上拉着许多货物,登船是要过板桥的,这样很容易把板桥给压塌。


汉子闻言瞬间便急了,哀求道:“军爷,这些都是小的变卖全部家当置办的货物啊,要是卸下来了小的可就没法活了!”


“军爷你行行好,就让我登船吧!”


这曹军士卒不耐烦地道:“说了不行就是不行,要带货物登船到货船那边去,这里只允许人和牲畜上船!”


“去去去,赶紧滚,别妨碍其他人登船!”


他一边说着一边将赶人,这汉子推到一旁,让后面排队的百姓接着上船。


这汉子眼中闪过一丝异色,将目光投向不远处那那艘货船,没多说什么,牵着牛车缓缓行了过去。


货船的船只很大,吃水很深,板桥也十分坚固,这一次那汉子没有受到阻拦,很顺利地就登上了船。


甚至都没有受到盘查。


在岸边,人群中不少同样拖着牛车或者马车的百姓、行商,见到这一幕后纷纷到货船前排队,接连登上船只。


甲板上。


先登船的那汉子将牛车安置好后,便来到船尾吹风,来到一名行商打扮的人身旁,低声开口。


“将军,第一批人已经全部登船。”


听到这汉子的话,行商微微眯眼,说道:“在船上务必要谨慎一些,注意不要暴露身份。”


“还有那些藏在货物里的武器甲胄,千万不能让人看见,否则我们就死定了!”


“渡过长江后先到预定地点集合!”


汉子恭敬点头,然后转身离去只留下行商一人继续在甲板上吹风。


大船缓缓离岸,向着对岸驶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