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能走到对岸吗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07章 大军开拔,此战灭曹贼擒伪帝!(第1/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你……”


袁熙脸上满是震惊,他看着面前深深低头叩首的袁绍,一时间说不出话来。


袁绍这一举动,让他始料未及。


他怎么都没有想到,袁绍居然会在这最后关头选择向天子认罪,并俯首低头!


但当袁熙回过神来后,他非但没有因此感到高兴,反而怒不可遏、震怒不已!


“这个该死的老东西!”


袁熙盯着袁绍,心中涌现出强烈的恨意,有种想直接用手中的天子剑把他头颅斩下来的冲动。


这时候认罪还有什么用?


袁氏全族都已经死光了!


但凡能够早一些认罪,袁氏上下也不会落得一个被族灭的下场,也不会只剩下他一个血脉!


早干什么去了!


而此时此刻,刘协也不禁动容了。


袁绍的性格他是了解的。


可以说是骄傲到了极点。


同时也固执到了极点。


否则袁绍不可能在战败后被关了这么久都不肯认罪投降,甚至之前在宣室里仍然对他破口大骂。


但就是这样一个生性骄傲的人,怎么会选择打破这么长时间以来的坚持,在临死之际向他低下高贵的头颅、俯首认罪?


总而言之绝不会是因为怕死。


袁绍这种人是不可能怕死的。


就在刘协不解之际,袁绍又道:“罪臣挟持天子,行悖逆之事,有负陛下所望、更有负大汉国恩。”


“罪臣自知罪孽深重,罪无可赦,如今唯有以死向陛下以及战死的大汉将士们谢罪!”


“吾儿袁熙忠良秉节,未与我同流合污,是我袁氏之幸;我虽为父,却逊子远矣。”


“今日由吾儿行刑,吾心甚慰。”


“但愿能吾之热血能警醒我袁氏后世子孙以及天下人,勿要效仿吾之所行,做悖逆之事。”


“国有国法,家有家风。家风不正,当以国法正之!世人当以吾儿袁熙为标榜,凡悖逆之徒,便是父母兄弟也当手刃!不可包庇纵容、同流合污!”


“罪臣,谢陛下赐死!”


袁绍嘶哑苍老的声音虽然不大,但却清晰地回荡在每一个人的耳畔,如同重锤砸在他们的心上。


国有国法,家有家风。


家风不正,则以国法正之!


这番话当真是振聋发聩!


而听到这一番话后,刘协也终于明白了袁绍的打算,又为什么会在这最后关头认罪。


并非是求活,而是求死!


袁绍以身入局,在这本就是必死的局面中,生生为为袁熙谋得了一份大好的声名!


子弑父,这种事情虽然不是前所未有,但终归极少。如现在这般在无数百姓面前公开弑父更是闻所未闻。


即便有着一份大义灭亲的名头在前,但袁熙事后终究难免会背负上一份骂名,假若袁绍在临死之前再骂上几句的话这骂名肯定会更重。


但袁绍如今甘愿认罪领死,还高度赞扬了袁熙的这种行为,并且说出了以自己之死为后世人树立榜样这种话。


那袁熙弑父就将成为一个典型!


他不但不会遭到任何骂名,反而会得到极大的美名,更会成为后世传唱的榜样。


而且这是一个高明的阳谋。


哪怕刘协知道袁绍所想,但他依然会顺着袁绍的想法去做,大力推崇并赞扬这种行为。


因为这能让王朝的皇权更加稳固。


他对袁熙的封赏越重、待袁氏越好,那造反之人对兄弟父子的猜疑就会更重,不会再因为血缘关系而亲密无间。


“袁本初,好一个袁本初!”


“是朕小觑了你。”


在这一瞬,刘协看向袁绍的目光中闪过一丝深深的佩服和敬意,袁绍在满盘皆输的情况下,居然还能为袁氏正名,为袁氏谋来了再度辉煌的种子。


这让他心服口服。


凝视了袁绍片刻后,刘协叹道:“卿本忠臣,奈何做贼……司空,行刑罢。”


袁熙闻言浑身一颤。


目光投向了袁绍。


听完刚刚那番话,他便是再蠢也明白其中的意义了,袁绍这是在用命给他铺路!


尤其是那一句“我虽为父,却逊子远矣”,更让他心中感到百味杂陈。


这是他一直渴求的认可。


如今姗姗来迟,但他却感受不到任何高兴,甚至连心中的杀机也再难提起。


“动手罢。”


袁绍目光深沉,神色平静而无波澜,用只有袁熙才能听到声音说道:“不要让我失望,显奕。”


袁熙抿嘴不语,只觉得手中的天子剑仿佛重若千钧,怎么都抬不起来。


“动手!”


袁绍双眼怒瞪袁熙,厉声怒吼。


“啊啊——!”


袁熙大吼一声,泪水无法控制地从眼中汹涌而出,同时用尽全身力气、闭上双眼挥剑斩落!


一道沉闷的声音响起。


剑尖滴血。


袁绍的头颅落在地上,断掉的脖颈上喷洒出将近一丈高的鲜血,洒满随风狂舞的天子龙旗!


更洒满了袁熙全身!


袁熙不敢再去看袁绍那无头尸体,颤抖着转身向刘协跪下,双手捧着天子剑,高高举过头顶。


“陛下,逆贼已伏诛!”


刘协深深看了他一眼,伸手抓起染血的天子剑,随后面容冷厉,挥手下令:“传旨——!”


“大军开拔!”


“此战灭曹贼擒伪帝!”


“杀——!!!”


震天的喊杀声如同潮水一般涌来,大军的士气在此时此刻攀升到了顶点,浩浩荡荡地开拨南下。


……


袁绍被斩,传首天下。


不管袁绍死之前有没有认罪,他犯下的过错都不能抹除,更不会因此而得到宽恕。


在刘协的旨意下,袁绍的头颅被送去各郡示众,与此同时王师南下讨贼的消息也随之传开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