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能走到对岸吗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94章 你真是害苦了孔明啊,帝国的黎明!(第1/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诸葛孔明?诸葛玄的侄子?”


刘表听到这个名字后稍稍一愣。


这个名字他倒是不陌生,他记得此人是他曾经推举给袁术的豫章太守诸葛玄的侄子。


当初诸葛玄被朝廷派来的人接任了太守职位,所以前来投奔他,那时候诸葛亮就跟在诸葛玄的身边,因而他有些印象。


“正是。”庞德公点头道:“诸葛孔明之才,当世罕见,比老夫的从子庞士元都更胜一筹。”


刘表闻言心中顿时一惊。


庞统可是南州士子之首,年轻一辈中的翘楚,这名不见经传的诸葛孔明,才能居然胜过庞统?


虽然心中不太相信,但出于对庞德公的尊敬,刘表没有直接开口质疑,只是委婉地说道:“庞公,我记得这诸葛孔明还很年轻,当年我见他之际,他只是个少年郎而已。”


“如今……他才刚到及冠之年吧?”


庞德公听出了刘表的意思,笑道:“才能大小与年龄有何干系?士元也不过二十三岁,仅比孔明年长三岁。”


“但他们二人毫无疑问是不世出的英才,我称曾以凤雏比士元,而孔明则是卧龙。他们其势已成,只待一个展露锋芒的机会。”


“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矣。”


听闻此言,刘表大为震惊。


因为如庞德公这样的名士是不会轻易对人做出评价的,而“卧龙”、“凤雏”无疑是分量极高的评语。


庞统身为南州士子之首,得“凤雏”之称当之无愧,但诸葛亮毫无名气,居然能被称为“卧龙”?


“庞公……此言非虚?”


刘表目光炯炯地盯着庞德公,声音都隐隐带上了些激动之意,很明显被庞德公的话给说动了。


庞德公指了指一旁默不作声的司马徽,说道:“我所言真假与否,荆州牧向德操问一问便知。”


“孔明和士元一样是他的弟子。”


刘表再度吃惊,将目光投向司马徽,他可不知道司马徽还有诸葛亮这个弟子。


司马徽看了一眼庞德公,点头道:“孔明的确是我弟子,不过庞公此言过誉了,他现在还太年轻……”


但刘表此时哪里还听得进这些话。


他只当司马徽是在替弟子谦虚。


能被庞德公这么评价,又和庞统一样被司马徽收为弟子的人,绝对是不世出的贤才!


“多谢庞公举荐!”


刘表起身向庞德公深深行了一礼,然后便离开屋子,匆匆告辞离去。


他要赶紧派人去请诸葛亮!


目送刘表的马车远去,司马徽再也忍不住了,痛心疾首地对庞德公道:“尚长,你怎能将孔明举荐给刘景升?”


“刘景升此人绝非人主,否则你我二人当初岂会不受他之邀,为他效力?”


“你应该清楚,适合孔明发挥的地方在朝堂、在天下,而不是在这小小的荆州,何况他眼下还这么年轻!”


“伱真是害苦了孔明啊!”


司马徽的脾气极好,人送外号好好先生,但此时他却有些克制不住怒气了,因为庞德公在把他最看重的得意弟子往火坑里推!


“德操生气的模样倒是少见。”庞德公哈哈一笑,随即给他解释:“孔明眼下缺少名望,我这么做只是为了给他养望而已。”


“你放心吧,以孔明之才,难道会看不出刘表非明主?他是不会为刘表效力的。”


一是出身,二是名望。


如果没有这两样东西傍身,那想要得到重用、施展才华,必然会举步维艰。


诸葛亮出身诸葛氏,父亲是泰山郡丞,叔父是豫章太守,出身肯定是足够的,所以眼下最欠缺的就是名望。


所以他此举意在给诸葛亮扬名。


否则没有任何名望之人,岂能入天子之眼?


得了“卧龙”之称,又有刘表主动招揽,至少在荆州这块地方,诸葛亮必然会声名鹊起。


听完庞德公的解释后,司马徽才放下心来,苦笑道:“庞公你可真是吓了我一跳。”


“罢了罢了,来喝酒喝酒。”


说完重新端起酒樽,与庞德公继续喝了起来。


……


拜访完庞德公,刘表马不停蹄地从鹿门山返回州牧府,第一时间将长子刘琦喊了过来。


“父亲,您有何吩咐?”


刘琦走入书房,躬身问道。


刘表说道:“我今日去拜访了庞德公,他向我举荐了一位与庞统齐名的贤才,称其为卧龙。”


“此人是诸葛玄的侄子,名为诸葛亮,字孔明,眼下应当是在南阳郡。”


“你带上我的手书亲自过去一趟,务必要将此人带回来,此事至关重要,不容有失。”


刘琦见刘表神色如此严肃,有些迟疑地说道:“这……父亲,既然是招揽大才,让孩儿去是否有些不太妥当?”


“不是孩儿不愿,而是孩儿实无三寸之舌,万一没能将此人说动,怕是有负父亲所望。”


和庞统齐名的贤才,这分量不可谓不重,所以刘琦心里有些忐忑,担心自己没办法把人请回来。


毕竟这种贤才都是有傲气的。


“唉。”


刘表闻言长叹一声,神色沉重地说道:“为父之所以让你去,是没有其他能信得过的人了。”


“蒯良、蔡瑁等人把控荆州事务,为父这个荆州之主名存实亡,所以才要引用新的贤才过来抗衡他们。”


“这不仅仅是为了我,更是为了你。你是长子,以后必然要从我手中接过荆州,你需要有自己的心腹。”


“这诸葛亮就是很好的人选。”


刘琦一怔,他是第一次听到刘表跟他说这种话,心中顿时无比感动,忍不住红了眼眶。


“父亲放心,孩儿定然尽力而为!”


刘琦对刘表深深一礼,然后便转身离开了书房,步伐充满了坚定之意。


……


冀州,邺城。


北方的三月依然寒冷,但隆冬时节到底是过去了,天上也不再下雪,百姓们的日子都好过了不少。


同时并州大捷的消息也传开了。


吕布率军攻破了晋阳城,高干等一众逆贼残党被彻底剿灭,并州全面收复,凯旋而归。


当然回来的只有吕布和司马懿二人而已,他们带着那些投降的士卒返回邺城,而张辽、陈宫等人依然领着五万大军镇守并州,防备马超叩关。


泰安殿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