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道余烬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十四章 酒盏(第2/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恩公?”


密云满是不解,他不明白,谢真为何不让自己动用因果道则?


“再动用道则,你会死的。”


谢玄衣面无表情道:“你的神海,不足以支撑这第三次道则的推演……忘了先前我们说好的约定吗,等你养好神魂,帮钧山道兄看清‘天元山’的情况。”


“我……”


密云嘴唇颤抖,不知该说什么。


钧山真人更是神色复杂,他愁眉苦脸小声嘀咕道:“老子还看什么天元山,能活着离开栖霞山就不错了。”


虽是如此说,但这句牢骚,他以神念控制着,没让密云听见。


因为他也看出来了,连续多次使用因果道则,这小家伙的神魂,已经到了濒临崩溃的临界点。


若是再强行动用“因果”,或许密云的神海,会先一步崩溃。


小家伙死了。


这趟东行,这场困斗,还有什么意义?


“等等……”


“前面似乎有‘烛火’!”


一直沉默的邓白漪,忽然开口。


她手中持握着破瘴符,这符箓并没有办法破开纳兰玄策布在栖霞山的大阵,但至少能够开辟出一条十数丈的清明之路,而且还能感应四周的“生气”与“杀机”。


此刻。


破瘴符剧烈震颤起来!


飞剑骤然减速!


谢玄衣和钧山真人瞳孔收缩,两人为了逃避追杀,不暴露视野,刻意将飞剑速度降得极低,几乎是贴地而行,此刻正在一片竹林之中穿梭,剑气如流星疾掠,被逼无奈,只能猛然勒停。


竹林大雾,挡住了两人神念。


破瘴符的光华,也被这层淡淡的灰暗之雾挡住。


但说来古怪……


这神念,符箓,都无法探入。


偏偏肉眼,可以看得十分清楚。


这层雾气,风吹即散,竹林之中,似乎摆了一张细长竹桌,上面置了一坛老酒,三枚瓷碗。


然而最古怪的是。


此刻竹桌对面,坐着一个衣衫工整,面容中正的年轻儒生。


风吹过。


青衫摇曳。


年轻儒生以酒坛往瓷碗之内添加酒液,神色平静,眼观鼻鼻观心,好似老僧入定,又好似静待故友,早就知道有人要来……一共三枚瓷碗,他一一将其斟满,并不去饮,而是缓缓抬头,望着竹林雾气的尽头。


“……”


谢玄衣望向钧山,钧山也望向谢玄衣。


两人迅速交换了念头。


“这家伙是纳兰玄策布下的刺客么?”


钧山真人眯起双眼,有些困惑地开口:“此人很古怪啊……我在他身上,既没感受到元气,也没感受到杀气。”


谢玄衣神色凝重。


钧山的感应,和自己一样。


那不合时宜出现在此的年轻儒生,身上没有杀气,也没有给自己危险的感觉。


心湖感应没有触发。


但,这未必意味着安全。


“这家伙太怪了,要不我们绕道吧?”钧山真人下意识就要调转方向。


“没区别。”


谢玄衣深吸一口气:“纳兰玄策既然在栖霞山布下了层层埋伏,逃到哪,都一样……不如赌一把。”


他先前选择这条路,便是在赌!


如今,他选择再次相信自己的心湖判断!


飞剑轻轻铮鸣一声,落在地上。


谢玄衣向着那张竹桌走去,年轻儒生抬起头来,两人目光对视,后者脸上带着淡淡笑意,自对视之后,视线便没有从谢玄衣的脸上挪开。年轻儒生抬起手来,做了个坐的手势,但谢玄衣并未落座。


“抱歉,我不是来喝酒的。”


谢玄衣站在了竹桌前,柔声道:“我是来问路的。”


“……”


年轻儒生并未开口。


他只是仰首望着面前的黑衣少年,脸上的笑意十分温和,令人如沐春风。


他以青衫衣袖,替谢玄衣擦了擦竹桌一旁的蒲团,而后再次伸手,做出了一个友好的,邀请的动作。


谢玄衣仔细打量着年轻儒生的衣袖,衣领。


他沉默片刻,缓缓开口:“这座山,雾太大,离开的路……道友知道么?”


儒生笑着点了点头。


他第三次做出手势,只不过这一次,不再是邀请谢玄衣坐下,而是点了点面前的三碗酒,摆出端碗饮酒的模样。


只不过动作做到一半,就被打断。


“你小子……该不会是个哑巴吧?!”


钧山真人驭剑落定,他火急火燎来到竹桌前,顾不上仪态,坐了下来,端起三碗酒,咕隆咕隆猛灌了下去。


“???”


邓白漪和密云神色复杂。


谢玄衣眼角也微微跳了跳。


“酒老子喝了,路在哪?!”


钧山真人打了个酒嗝,道袍重重一拂,酒盏落在竹席之上,发出珰的脆响,这酒劲气极大,堂堂道门转世真人喝了,竟也是面颊生出红晕,说话语气都变得浑浊了些。


年轻儒生怔了一下,怔怔看着面前的空荡酒盏,颇有些哭笑不得的意味。


显然,他也没想到会有这么一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