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道余烬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十章 光明(第2/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如今密云的因果道则,只是觉醒了一小部分,就可以看到仁寿宫的画面?


“因果道则与监天者的窥伺天命应该不太一样。”


谢玄衣带着猜测的口吻,缓缓说道:“监天者需要利用【浑圆仪】将神念送去天命的终点,而因果道则则是在大道长河之中捞取‘指引’,如果我没猜错,前者会看得更加清楚,后者对境界的要求限制并不算高。”


天命,像是笼罩了一层幕布。


监天者亲自揭开幕布,有多大能力,就能揭开多大幕布,看到多少未来。


而因果道则之力,则更像是与“幕布”背后的答案进行沟通。


如果换做监天者,这次探查……很可能直接以失败告终,他们的神念,根本无法抵达仁寿宫,更不可能看到一丝一毫的天机。


“因果道则这般逆天?”


钧山神色震撼。


坐拥千年底蕴的道门,七斋主峰各自藏着不少秘密,尽皆以大阵笼罩。


有师兄逍遥子坐镇,还有崇龛掌阵。

https://m.9biquge,com

道门修士,都认为自家山门固若金汤。


可是这些手段,难道就比如今圣后闭关,大阵高铸的仁寿宫高明吗?


未必见得。


密云如今能够透过仁寿宫大阵,看到“光明”,再给他一些时间,以后是不是也可以通过道门大阵,窥伺道门玄机?


“钧山,你我虽然前世处处争锋,可这一世,已是盟友。”


妙真很是谨慎,连忙提防:“密云乃是佛门振兴的希望……你答应过我,共渡难关,决不可因为因果道则,生出毁坏之心。”


“本座是这种人么?”


钧山怔了一下,立刻明白了妙真的意思,他撇了撇嘴,冷笑道:“你未免也太把人看扁了。话放在这里,本座既不会伤害密云分毫,也不会允许其他人伤害这小家伙半点!”


密云已经融合了昙鸾佛骨。


要不了多久。


神足通也会修行完成。


禅师老去,如果没有意外,这位参悟“因果”的小家伙,注定会接过佛门衣钵,成为下一任梵音寺领袖。


对天下第一宗道门而言,这绝不是一个好消息。


可对钧山而言,却恰恰相反。


他虽然看重道门清誉,但更看重大师兄逍遥子的“生死”,这些年都是崇龛执掌大权,逍遥子始终枯坐石关……转世之后,钧山对大师兄的消息念念不忘,可却始终不得回响。


此次前往皇城,他早早便传讯给了言辛,想要一查大师兄的消息。


只可惜逍遥子的境界太高,实力太强。


即便言辛有【浑圆仪】加持,依旧无法触碰逍遥子这等人物的天命。


但密云的因果道则,却完美解决了这个问题。


能够触碰仁寿宫。


说不定,就能触碰道门的天元山。


“哦?”


妙真有些诧异。


这一世,托谢玄衣的福,两位宿敌换了一种方式相见,都看见了对方身上不为人知的一面。


当年两人见面,就是打架。


放到现在,恨不得从衢江打到南疆。


可如今,两人已经相安无事共处了十天。


“那什么……动用因果道则,应该很消耗神魂力量吧?”


钧山眨了眨眼,想要开溜:“我去看看密云,我身上还有一些补品。”


“等等!”


此话一出,妙真反应极快,一只大手将其按住:“你是想再让他动用一次因果道则吧?”


“……”


钧山向谢玄衣投去求助的眼神。


谢玄衣轻叹一声,认真劝道:“因果道则动用一次,对神魂消耗很大。钧山道兄,密云年龄还小,还是让他休息休息为妙。”


他哪里还猜不到,钧山真人最大的心结,便是“逍遥子”。


道门隐世,剑宫封山。


这些年,全天下人都在猜测,逍遥子和赵纯阳的生死下落——


前不久。


赵纯阳出手了一次,这一次出手,打消了无数人的疑虑。


如今……这份压力,便来到了道门。


七斋斋主都迫切希望掌教能够出面一次,哪怕只是一刹,道门威严便可立刻登上一道新的台阶。


“呵……你那位天下无敌的大师兄,如今还在天元山闭关呢?你是想用因果道则看看逍遥子的情况?”


妙真觉得此情此景,实在有趣极了。


天下三大宗,道门,梵音寺,大穗剑宫,看似地位超然,实则日子都不好过。


逍遥子,禅师,赵纯阳。


三教掌门,状态都不太好……或许如今唯一还算不错的,就是赵纯阳了。


只是妙真心底清楚。


如果赵纯阳的状态真的极好,大穗剑宫又怎会封山?谢玄衣又怎会在北海“死”去一次?


“我大师兄好着呢,他乃是天下第一宗的掌门,怎会有事?”


钧山真人嘀咕了一声,但嘴硬不过片刻,很快就换了语气。道袍稚童也不知是触碰到了哪片回忆,神色黯然失落,喃喃说道:“不过你说得没错……我是有些想他了,一别数十载,一甲子过去,他应该也很想我吧?”


“……”


妙真叹了口气。


他也是个吃软不吃硬的主。


佛门之人,再有雷霆手段,终究也要有颗菩萨心肠。


“也别太难过,吉人自有天相。”


妙真想了想,缓缓安慰道:“逍遥子乃是千年一遇的盖世人物,这等豪杰绝不会轻易死去……等密云休养好了,我便让他再次动用因果道则,替你去看看天元山的情况,倘若一次不成,便等他再修行一段时日,以‘昙鸾佛骨’的神通,总归是能够掀开天元山一角阴云的。”


“此话当真?”


钧山抬起眼来,眼眸深处依旧透露着哀意和黯然。


妙真无奈苦笑:“自然当真……出家人不打诳语。”


这番话音刚刚落地。


“好!”道袍稚童眼中的阴霾便一扫而控,他拂了拂衣袖,重新恢复了风轻云淡的模样,淡定说道:“好秃驴,你这些年没什么其他的优点,也就有些信用。既然你开口了,那本座便也放心了。接下来这一路,本座会好好替密云护法的。”


“???”


妙真怔了一下,咬牙切齿,恨不得就要立刻出手。


刚刚情真意切的……敢情这是在演戏?


这是故意在玩自己呢?


冷静片刻之后,妙真有些哭笑不得,其实他心底倒是没有太多怒火,更多的反而是觉得有些荒唐,钧山这家伙好歹是个阳神,转世之后怎么可以如此“无耻”?难道真是因为和这一世宿主神魂相融的原因,此刻当真像是一个顽皮稚童,童言无忌,无所顾虑。


不过……这家伙的后半句话,也算是给了自己一个交代。


“朽木不可雕也。”


高大佛子无可奈何地叹了一声,忿忿离去,持着金杖独自一人回房静修去了。


道袍稚童翻了个白眼,不忘对离开的佛子竖起一根中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