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道余烬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十四章 大势至(第1/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哒。”


“哒。”


“哒。”


佛国金灿的天顶被剑气斩开一线。


雨水倾泻坠入塔内,汇成猩红血泊。


妙真低头,默默看着自己的肩头,鲜血自那里流淌而出,顺延手臂,一滴一滴,落向地面,发出滴答滴答的声响。


这一切都只发生在瞬间,剑气迸发只在须臾刹那。


“好快的剑……”


妙真忍不住出声感慨。


这一剑真的很快,快到即便他做足准备,依旧没有反应过来。


年轻佛子缓缓松开持握鸣沙宝杖的手掌,用力按住自己的肩头伤口,这一剑不仅够快,而且威力极强,单从佛国天顶被撕开的口子便足以窥见一斑……然而正面承受完整剑气一击的佛子,此刻依旧稳住了身子,巍然站在原地。


只不过妙真右边一整条手臂都无法抬起了,软绵无力地垂落指向地面……


灭之道则击碎了梵文真言。


剑气刺破金身,斩入肌肤,挑断了肩头的经脉。


金身被破,这一战已经结束。


“你败了。”


谢玄衣收回沉疴,他抬头凝视着眼前的高大身影,“看来你的金身,并没有你想象中那么坚固……妙真兄,还得练。”


这一剑,他动用了全力。


大月国参悟出生之道则后,谢玄衣便意识到了,两缕道则交融,才是自己真正要修行的大道……单一的“灭之道则”,杀力固然强悍,可毕竟有些单薄,不够完整,倘若能够得到生之道则的补足,威力便会更上一层楼。


这一战,便是最好的印证。


在洞天境,即便是转世活佛的完美金身,也无法抵抗两道则交融的一剑!


倘若生之道则也修至大成……


会是怎样的画面?


“呵呵……”


妙真低声笑了笑。


剑气入骨,他却仿佛感受不到疼痛一般。


年轻僧人如刀削般的面容浮现一抹坚毅之色,他缓缓挺直脊背,袈裟大袍被吹得肆意翻飞,妙真风轻云淡地松开按压伤口的手掌,虚空之中响起无声的梵音轻唱,地上聚拢的鲜血血泊逐渐从猩红之色,变成金灿之色。


看到这一幕,谢玄衣微微眯起双眼。


灭之道则的侵蚀力极强。


剑气刺入妙真肌肤,便会深入骨髓,不断蔓延。


这缕剑气,需主人出手,才可召回。


万万没想到。


金身塔顶佛光翻涌,梵音回荡。


妙真以一己之力,便将自己的“灭之道则”,逼出了体内!


看来这位梵音寺的转世活佛,还有诸多手段并未施展。


不过这次比试,规矩特殊,妙真只能防守,不能进攻。


这些手段……再是精妙,也毫无意义。


“我的确败了。”


数息之内,妙真的伤口便自行愈合。


他以衣袖擦拭额头汗水,坦然开口:“愿赌服输,出家人不打诳语。我欠你一个道歉,以及一个要求。”


得到了妙真的答复之后,谢玄衣准备收敛剑气。


不过下一刻。


他便停下了这个动作。


漫天剑气游鱼,围绕着谢玄衣的黑衣悬停,剑尖重新调转,再次对准了眼前的高大僧人。


“谢施主……”


年轻僧人微笑说道:“你比我想象中还要敏锐许多。”


……


……


“我很好奇——”


“到底谁赢了?”


红山金光弥漫,坐镇牵缘海的密云动用神通,将第四关的等候者尽数送入山顶。


谢真已经成功登塔。


其他人,自然而然便成为了“客人”。


只可惜金简破碎,金身塔顶的画面被就此斩断,一众人等就这么聚在山顶,眼巴巴望着头顶的金简,以及远处那坐落于云雾之间的小塔,谢真与佛子的一剑之争,按理来说应该已经结束了才对,怎么迟迟没有动静。


“诸位施主,稍安勿躁。”


密云也悬坐在红山山顶。


他昂首望着金简,双手合十,神色诚恳:“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应是塔顶这一战,谢施主和师叔一同倾尽全力的缘故。”


作为佛国第四关的镇守者,他的心神与金身塔相连。


无需金简。


只要心念一动,便可看到金身塔顶的画面。


然而就在刚刚,金简画面破碎,他心湖中的画面也跟着破碎,这说明师叔收回了“佛国”,此刻落在红山的金光逐渐变得稀薄起来,然而天顶的大雨却并没有停歇的意思,反而有种愈演愈烈的趋势。


“我刚刚……好像感受到了小山主的剑意。”


段照神情变得凝重起来。


他望着天顶。


就在刚刚一刹……他感受到了熟悉的肃杀剑气。


佛国规则笼罩的金身塔,似乎被斩出了一道缺口。


如果说。


小山主与妙真的对决,只有一招。


那么这道缺口,似乎便足以说明这一战的胜负。


“喂。”


段照很不客气地走了上去,皱眉问道:“听说你先前在牵缘海给我家小山主磕头……你什么情况?”


这句话很不礼貌。


但密云却毫不介意。


他神色温和,柔声说道:“谢施主对我曾有救命之恩……我行叩首之礼,是为了偿还先前未及的感谢。”


段照挠了挠头,忍不住嘀咕问道:“你们俩到底怎么认识的?”


他实在好奇。


小山主这样的杀胚也会救人?


大穗剑宫和梵音寺隔了十万八千里,这是怎么救到这小沙弥的?


“缘……妙不可言。”


密云只是微微一笑,并不多说。


此次西渡之前,师父曾叮嘱过,佛门出家人在外行走,尽量寡言。


这个道理其实他懂。


密云修行因果之道,早早便看了出来,自己这位救命恩人的命数,与其他人大有不同,关于南疆那一日发生了什么,以及这份“救命之恩”的具体细节,密云自然而然地隐了过去。


见小沙弥不言,段照也不再多问。


他其实也不在乎小山主和密云怎么认识的。


段照挑了挑眉,抛出了心底在乎的那个问题:“所以……现在你师叔和你恩公打起来了,你盼着谁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