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道余烬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十三章 众怒(第2/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言辛缓缓道:“三百年前,离国的高僧昙鸾带着使团,在大褚东郊传道,最终筑成了这座高塔。高塔建成不久,昙鸾便圆寂坐化,临死之前,昙鸾自焚于大普渡寺中,由于生前造化了得,即便肉身死去,依旧留下了一具金灿佛骨。三百年来,这尊‘活佛’被供奉在大普渡寺,作为褚离太平的见证信物……”


祁烈隐隐觉察到了不对:“这便是妙真要接回的佛骨?”


“是。”


言辛背负双手:“街头巷尾的那些消息,想必你近日也没少听。北海陵破碎之后,大世气运降临,梵音寺这次西渡明显与以往不同,现在所有人都想知道,离国此次遣人接回昙鸾的佛骨,是否有更深的含义。”


“其实大褚根本不在乎这几日的比斗输赢。”


“大世来临,年轻人打不过转世者,有什么丢人?”


言辛笑了笑:“书楼到目前为止仍然只是观望态度,如果真想给梵音寺使绊子,其实在苔岭那一夜,就可以让他们吃些苦头的。”


祁烈知道,苔岭那一夜,皇城司已经和梵音寺使团对上了。


如果书楼愿意发力。


那么大普渡寺的传道,便会顺延推迟。


但书楼并没有这么做。


准确来说……是老国师没有这么做。


这位老人,似乎想看到梵音寺传道,迎接佛骨,登上塔顶。


“明日是大普渡寺传道的最后一日。”


言辛说道:“绝大多数人都只是看个热闹,但你和他们不一样,如果你要成为下一任掌律,就要学会看到更多,更远的东西。”


“……”


祁烈若有所思。


他模仿着老国师的姿势,用力往更远处望去。


天光黯淡,大日坠沉。


大普渡寺的高塔如剑尖挺直,仿佛要刺破苍穹。


……


……


大普渡寺,高塔之前。


风卷黄沙,天云坠沉。


一个小沙弥,站在高大僧人的身旁,双手默默捧着一枚巨大的匣子,匣面篆刻着复杂晦涩的高深梵文,似乎是某种特殊的纹刻阵法。


鸣沙宝杖插入地面,三十一枚真言均都亮起。


颤音阵阵,如风雷般呼啸。


两人身后,大普渡寺的僧人,以及梵音寺使团的僧人,均都肃穆站立,众人纷纷保持着距离,高塔方圆二十丈,一片清净,唯有尘沙飞扬。


已至戌时。


所有人都知道,这份宁静,不会持续太久。


今夜之后,大普渡寺会迎来无数“客人”。


明日是梵音寺使团开坛讲道,公开比斗的最后一日,妙真放出的“狂妄之言”,已经引起了大褚皇城内的众怒。


“师叔,这样不太好吧?”


小沙弥抬起头,看着高塔,眼神澄澈:“出家人不打诳语,您的金身虽然厉害,但大褚王朝内,能够三招破开金身的年轻修士……应该还是有的。”


“没什么不好。”


高大僧人平静道:“我不在乎输赢,胜负不重要,重要的是有足够多的人愿意前来。”


说到这。


他望向插立于身前的鸣沙宝杖。


三十一枚真言的光芒,较之先前,竟是明亮了许多。


其他黯淡真言,也散发出了淡淡的辉光。


宝杖在下,高塔在上。


金光荡漾,佛音袅袅。


“都怪我。”


小沙弥愁眉苦脸,“如果这枚匣子可以收集到更多的愿力,师叔也不必如此行事,被万千人误会。经此一闹,只怕大褚的诸多宗门世家,都会认为梵音寺空有其名,明明自诩清净之地,却行强取豪夺之事……”


说到一半。


宽厚的手掌,便落在了小沙弥的脑袋之上。


“明日你好好辩经,只需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其他无需考虑。”


高大僧人轻声道:“师叔的声名,没那么重要……将佛骨带回离国,才是重中之重,至于外面的那些风声……”


他顿了顿,淡然一笑。


小沙弥默默低下头。


他知道师叔的意思——


外面的那些风声,终归只是风声。


无需理会,也不必理会。


……


……


今日是大普渡寺开坛讲道的最后一日。


阳光明媚,风声热烈。


因为妙真昨日的“狂言”,无数人都来到了大普渡寺前。


皇城东郊,被围得水泄不通。


不仅仅有看热闹的民众。


还有大褚的皇族,以及若干世家公子。


前几日与梵音寺“友好”比试的武宗,这一次几乎全员出动,首日败过一次的武宗大师兄武岳,带着一众师弟,全都来到了梵音寺前。


本来他与妙真交手过一次。


那一战他竭尽全力,只可惜仍然落败,输得心服口服,无需进行第二次比试。


可偏偏佛子妙真,昨日放出话来,说这最后一日,只守不攻,要以金身接招。


三招能击破金身!


便算是他输!


这一句话,让大褚皇城所有年轻修行者都坐不住了……


就连一向为人宽厚的武宗大师兄,也无法忍受这种屈辱。


今日,武岳要再向妙真问一次拳。


他倒要看看,同为洞天,自己三拳,能不能打破这转世佛子的完美金身!


不出意外,日出破晓,大普渡寺便被围得水泄不通。


但……


绝大多数人,都被拦在了寺外。


即便是皇族权贵,也不例外。


今日大普渡寺的寺门之前,笼罩了一座倒扣大碗般的圆形金灿阵纹,阵纹字里行间,尽是些生涩难鸣的梵文。


“诸位,还请原谅佛子大人,不能亲自出面相见。”


金灿阵纹之中,缓缓走出一道身影,这是一位老僧,神色和蔼,带着歉意,正是大普渡寺这一届的主持。


他弯下腰来,对着各个方向,均是行了一礼。


“佛子大人,并非是消遣诸位,而是今日这场比试……稍微有些特殊。”


老僧看到围住大普渡寺的人山人海,轻叹一声。


他诚恳说道:“佛子大人一早已经摆好了金身,静待有缘人前来挑战。只是大褚强者如云,时间有限,不能一一过招……所以想与佛子大人交手的诸位,还请自行寻找入寺手段,无论是何种办法,只要能够破阵,入寺,皆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