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道余烬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十二章 金匣(第2/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言辛闻言笑了,单手按住匣子,将其合下:“因为金鳌峰的这枚匣子,并不是用来上供的。”


祁烈更茫然了。


“仔细想想,你出发之前,赵通天是怎么说的?”


言辛笑着问道:“他让你带着匣子来皇城见我……念的是我的名字,还是位衔?”


祁烈怔了一下。


出发之前,师尊说要自己带着匣子去见一见故人言辛。


故人。


“这次会面,你代表的不是大穗剑宫,而是赵通天。”


言辛轻叹一声:“抛开大穗剑宫掌律这个身份……赵通天有他想做的事情,要做的事情。”


祁烈明白了,这次见面,是真正意义上的“拜访故友”。


赵通天和言辛这样的关系,有些事情,即便不曾见面,也能意会。


“他让你站到我面前,便说明他希望你知道这件事。”


言辛将金匣收下,轻轻说道:“这些气运,是他用来探查‘莲尊者’下落的。”


……


……


祁烈整个人脑海一片空白。


莲尊者。


虽然这个词已经许久没有听到了,但这个称谓在大穗剑宫有着相当重要的分量,以至于祁烈一时间有些失神。


每一个拜入莲花峰的弟子都知道莲尊者的故事。


这是纯阳掌教和通天掌律最疼爱的小师妹,资质绝佳,天赋无双。掌律师尊曾告诉祁烈,如果没有饮鸩之战的意外,莲尊者早就晋升阳神,甚至有机会追上掌教。


只是……没有如果。


莲尊者已经死了,死在了北境战场。


死人的下落,还有什么好探查的?


“……”


祁烈神色复杂地看着那枚金匣,不知道该说什么是好。


老国师缓缓说道:“有些人‘死’了,但留下的痕迹太重,于是总有人不愿意相信死讯……你的师兄谢玄衣,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言辛忽然提及了一个祁烈无比熟悉的名字。


“当年谢玄衣坠入北海,大穗剑宫虽然封山,但却遣人去往北海搜查了很久,即便整整十年没有结果,也不妨碍现在还有人坚信,谢玄衣没有死去。”


听到师兄之名。


祁烈忍不住开口:“这不一样……玄衣师兄是主动跳入北海的。更何况他的尸骸,至今都没有找到。”


“有什么不一样?”


言辛笑道:“莲尊者当年被妖国围攻,同样是主动‘赴死’。她的尸骸至今亦未找到。”


祁烈依旧摇头:“莲尊者如果活着,为何不来见师尊?”


“活着就一定要相见吗?”


言辛意味深长说道:“同样的道理,如果你的那位玄衣师兄还活着……是不是会来见你?这十年都没有见到他的身影,是不是也可以印证,他已经死了?”


祁烈哑口无言,那坚定刚毅的眼神,第一次出现茫然。


“别想太多……我的意思是,转世重修。”


言辛沉闷咳嗽了两声,笑道:“钧山真人和妙真和尚都可以转世,那么莲尊者为什么不可以转世?当年饮鸩之战,如此之乱,谁也没有亲眼看到莲尊者身死道消的场面,大家只知道她被妖国阴神围攻,最终选择带着诸敌,一同结阵赴死。或许这一战的结局与我们想象的不一样呢?或许莲尊者主动选择终结生命,是为了施展莲花峰的‘灭元篇’呢?”


灭元篇三个字,让祁烈的神色无法继续镇定。


这其实并不算是秘密,很多人都知道这么一个传闻……据说莲花峰藏经阁中,藏着一本名为“灭元篇”的秘典,这本秘典记载着向死而生的秘术,如果可以参悟,便可以活出第二世。


只是,这个传闻更多时候,被当做一个笑话。


祁烈翻遍了莲花峰藏经阁,也没有找到灭元篇。


修行者都需要修行元气。


而灭元,则是背其道而行之——置之死地,而后新生!


这种事情,怎么可能?


祁烈记得年少在莲花峰修行之时,玄衣师兄当着大家伙的面,曾问过灭元篇是否存在这个问题。


纯阳掌教只是风轻云淡地笑着摇头,不予回应。


但不回应,并不意味着拒绝。


老国师刚刚所说的那些话,有很多“或许”,有很多猜想,但却在祁烈心中惊起千层浪,过了许久,这些浪花缓缓平静下来。


祁烈一字一句问道:“所以您的意思是,莲尊者可能没有死。我的师兄可能也没死。”


“不不不……”


言辛笑着摆了摆手:“监天者可不会说这种话。我只能说,或许呢?”


“那么这枚金匣?”


“发动一次浑圆仪,需要很多气运。”言辛坦诚说道:“每年大穗剑宫送来的气运,总是会稍稍多上一些,这些气运便是赵通天以私人身份送给我的。我曾答应过他,待到气运足够,便会帮他出手一次,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帮他探查清楚,莲尊者的魂念是否还留存于世。”


师尊与莲尊者的关系非同寻常。这是金鳌峰人尽皆知的事情。


祁烈终于知道。


师尊为何此次单独派他前来送匣了。


掌教说过,师尊的剑道,还可以更进一步,只可惜福缘至此,或许这一步要花费很久很久,很久很久……


这一切,正是因为莲尊者。


当年莲尊者的死,让师尊一直念念不忘,心怀愧疚。他这一生虽然都在驻守剑宫,却也在时刻面对着当年的“遗憾”,倘若他可以赶赴战场更早一些,那么莲尊者的悲剧便不会发生……这些遗憾汇聚交付到一起,于是就有了一枚又一枚送到言辛手上的金匣。


言辛刚刚所说的,那一连串的“或许”,不仅仅是对当年死局的一种猜测。


更是师尊这些年唯一能够攥握住的希望。


“所以……需要多少气运,才能够催动一次浑圆仪?”


想明白这些之后,祁烈的声音变得有些沙哑。


“如果只是探查生灭,其实需要的并不多。”


言辛长长叹息一声,道:“如果想要探查魂念下落,那便需要相当大量的气运,但莲尊者已经死了很久了,赵通天送来的金匣,早就够了。他从来只是往这送匣子,从来不问还差多少。”


“小祁啊……”


老国师打量着祁烈,他想了片刻,认真问道:“要不这一次,你替通天看看浑圆仪卦算的结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