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假皇帝开始纳妃长生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13章 前方要官(第2/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回陛下。”


李长峰道:“如今南方战事还在焦灼,我朝廷大军与南方诸州叛军还在徐州区域内混战,互有胜负。”


“不过因为新军的存在,我朝廷大军依旧占据战场主动优势。”


“大将军呢?”


郑毅奇怪道,按照他的推测,以出动新军,对付这些叛军时必会秋风扫落叶般横扫南方,没想到已经有大半年的时间了,南方诸多叛军还未平定?


李长峰道:“回陛下,南方叛军中疑似出现了多位修士,以及大量武者。”


“他们经常隐藏在叛军当中,出手偷袭,施行斩首战术,已经有三十余位各级军官被杀。”


“就连徐大将军,也遭受过两次暗杀,不过全都被大将军镇压。”


“修士么……”


郑毅喃喃道,看来这些修士,就是南方叛军之战的变数。


也只有修士,才能以各种手段来抵挡住新军火炮。


但是……也不可能啊!


修士数量再多,最多也就十余个。


但是火炮新军,足足二十万啊!


除非……南方叛军当中,有徐牧军忌惮的东西存在。


或者说……其他原因?


“承恩。”


“奴婢在。”


“可有徐大将军亲笔书信?”


“有!”


很快,刘承恩便用木盘拖上来了五张信封,恭敬地递给了郑毅。


这五张信封全都由火漆封印,明显并未被人打开。


拿出其中一张时间最远的信封,时间乃是正永九年,十月份。


那个时期,正是徐牧军马踏元合山之后。


内容也很简单,只是简单说明了一下元合山之战的经过,以及前往徐州镇压南方叛军的详细计划而已。


第二封、第三封、第四封,内容也都很简单,只是偶尔询问了一下徐青鸾的情况。


直至第五封,才发生了变化。


修士。


徐州叛军中,果然出现了修士。


他们暗中动手,以法术摧毁了大军粮草辎重,烧毁军饷粮饷无数,才使得大军踌躇不前,只能是被动防守。


哪怕他们有着火器之利,但是面对来无影去无踪的修士,也是无可奈何。


“修士……想要对付修士,也只能利用修士。”


“但是,朕手上的修士能动用的也只有玄机子、陈莲苍二人。”


“相比较于南方拓跋家族的修士,以及隐藏在叛军中的其他修士,还差了许多!”


郑毅摇头道:“徐牧军到底在纠结什么?”


“以二十万新军为主,其他大军为辅,直接横推徐州、江州等地便可,灭了天龙寺、拓跋家族等地,攻其必救便可,怎么……”


郑毅心里一直在考虑,也不知徐牧军到底在搞什么鬼。


“陛下!”


李长峰突然道:“臣还有一事启奏。”


“爱卿请说?”


“徐大将军曾向内阁手书了多份奏折,希望陛下能封赏徐氏族人……”


“嗯?”


郑毅奇怪道:“封赏徐氏族人,为何?”


“邀功。”


李长峰道:“徐氏族人大半都随大将军征战,确实立了不少功劳,但论功行赏都在大战之后,大将军此举未免有些越俎代庖之意。”


“臣等商议之后觉得此事十分棘手,特此压了下来想要请陛下定夺。”


“还有什么?”


卢向清道:“陛下,除了徐氏族人外,大将军还想请朝廷为他新生的小孙子封爵……”


“小孙子?”


郑毅很快想起了什么:“钟春生了?”


“是,陛下!”


刘承恩小声道:“钟春姑娘已经在去年二月份生下了一位公子,陛下当时正在闭关,奴婢并未通告。”


“徐大将军知道之后十分兴奋,亲自手书一封家书传回徐府,为其孙子起名为‘徐敬忠’,如今已有一岁三个多月了。”


“一岁三个多月了?”


郑毅点头道:“看来,是朕疏忽了。”


“为徐氏族人求官、为自己孙子求爵位,是不是还求了不少金银珠宝、田产地契和美女?”


几人迟疑了一下,纷纷道:“是,陛下。”


“陛下神机妙算,此事……吾等全都压了下来,不知陛下如何定夺?”


郑玄岳更是道:“陛下!徐牧军自恃功高,竟借助在外统军之时以军事逼迫朝廷为其族人、子孙谋得私利,此事……断不可开!”


“臣以为,可召回徐大将军,另选他人为将,主持南方剿灭叛军之事!”


“其余爱卿以为如何?”


卢向清拱手道:“臣……附议郑大人所说。”


“徐大将军功苦劳高,但此时正是我大虞朝廷与叛军最终决战之日,大将军选择此时胁迫朝廷,未免太有些……不识大体了!”


郑毅望向了王安世,问道:“王爱卿,你可有其他看法?”


王安世侧身恭敬道:“陛下,徐大将军此举必有其深意。”


“但不管如何,一切要务是以剿灭南方叛军为主。”


“依微臣所见,临阵换将此乃兵法大忌,朝廷可答应其要求,静待其剿灭叛军。”


“待大军还朝之后,再论功行赏……”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