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光历代皇帝六维图,老祖宗慌了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十八章:十一岁的汉顺帝可比他爹强多了(第1/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汉·临华殿外


骂累了的刘邦正双手叉腰喘着粗气。


待看到天幕上刘祜的总分后。


深吸一口气。


抬腿伸手,将鞋子脱下来拿在手里。


随后一个猛劲的向天上扔去!


“如此轻佻怎可为帝!”


“屎壳郎趴在鞭梢上,光知道腾云驾雾!不知道死在眼前!”


堪堪赶来的吕雉刚刚扭身闪过一只从天而降的臭鞋,听到这话略一挑眉。


看着那穿着一身灰扑扑的白袍,一脚穿鞋袜,一脚赤着踩地,一手叉腰一手指天,破口大骂的刘邦。


噗嗤笑出声来。


……


【汉顺帝·刘保】


【公元115年,刘保出生,生母是贵人李氏。】


【汉安帝刘祜在位期间仅有刘保一个儿子,正因如此,无子的皇后阎姬在极度嫉妒的下,毒杀了刘保的母亲。】


【公元125年三月初十,刘祜驾崩,阎姬秘不发丧。】


【因为当初害死刘保的母亲,阎姬不敢让刘保继位,于是与兄长阎显决定征济北王刘寿的儿子北乡侯刘懿为帝嗣。】


【三月二十八日,十岁的北乡侯刘懿即皇帝位。阎姬升任皇太后,临朝摄政,任命大鸿胪阎显为车骑将军、仪同三司。】


【仪同三司什么意思呢,就是位置上虽然不是三公但待遇与三公同等,并且可以开府建牙。】


【而所谓的开府建牙,就是在皇权之外又重新建立一个小政权。】


【第一个有这待遇的就是邓鸷,阎显是第二个。】


【而掌握大权后,阎显第一件事就是除掉了以前的“同党”,汉安帝的乳母王圣母女与宦官樊丰。】


……


大汉·武帝时期


刘彻再看到仪同三司这四个字后就一言不发。


等看完解释后更是面如沉水。


此时他脑子只有一个想法。


把汉安帝拽过来狠狠的暴揍一顿!


打开他的脑袋看看里面是不是装的都是腌臜物!


仪同三司!


这个职责为何而出刘彻十分明白。


就是因为天灾人祸,四夷入侵,调兵遣将可以方便一点。


属于无奈之举。


但是!


此例一开,后续必生祸端!


没人比他更明白有了兵权后究竟可以干些什么事。


而刘祜这个蠢货!


刘彻看着天幕,气的咬牙切齿。


居然不想着限制这个职责!反而去逍遥享乐!


邓氏外戚不为非作恶,其他外戚难道同样不作恶吗?


王莽之事还远吗?!


开先例者不做限制,后世者有样学样!


仪同三司?!


将权柄赋予臣子!


大汉危矣!


……


【公元125年十月,北乡侯刘懿病重。】


……


天幕上,铅云覆盖明月。


洛阳·章德殿内


一阵阵幼儿咳喘之声传出。


殿外,有两人正窃窃私语。


一位宦官打扮的人对着一位官员附耳说道:


“陛下的病情怕是不妥了,承嗣国家的大人应该要及时决定。”


“济阴王如今还在朝廷之内,如果公卿扶他为主将成为我们的心腹大害。”


“将军应该趁早征召各诸侯之子,待时,好择选合适的来继承帝位!”


轰隆!


一道闪电将阴沉的宫殿照亮一瞬。


电闪雷鸣下,


脸色阴鸷的官员点了点头。


画面拉远,洛阳城落入眼中,


随后镜头冲着某一点又快速推进过去。


一处华贵的厢房内,有两人正秉烛夜谈。


同样是一位宦官与一位官员交谈着。


“自古王侯皆以嫡子继承大统。”


“济阴王本无失德之处,是先帝被谗言蒙蔽才造成废立之事。”


“如果北乡侯的病情没有起色,我等坚决拥立济阴王!制裁江京、阎显。”


“长谒者,还请将我等决心转告给济阴王。”


官员看着眼前投诚的宦官,点了点头。


……


【十月二十七日,北乡侯刘懿在继位两百余日后,病逝。】


【车骑将军阎显与阎太后再次选择秘不发丧,并且外征各诸侯王之子,内闭宫中门户,驻扎军队,坚固防守。】


……


天幕上,镜头一暗。


随后一场红色的垂帘大幕缓缓拉开。


四个金色大字由浅到深,大发光明。


『西钟政变!』


金字闪耀了几个呼吸之后,又逐渐暗下。


几个身影在一处钟鼓楼阁相聚起事。


……


【十一月初二,以孙程为首的十九位宦官,在西钟下聚集商议拥立刘保,随即俱都截断单衣起誓。】


【十一月初四,京师洛阳和十六个郡国地震。当天晚上,孙程等人在崇德殿上共同会合,进入章台门。在禁门处除掉宦官江京。】


【随后到西钟下迎接十一岁的济阴王刘保登临帝位】


【召集尚书令、仆射以下的官员,随从辇车,驾临南宫,孙程等人留下守卫禁门,遮隔内外。】


【皇帝登上云台,召集公卿、百官,命令虎贲、羽林士驻扎南、北宫各门。】


……


天幕上继续播放着


洛阳城·禁中


“什么?刘保去北宫了?!怎么可能?禁门有江京和李润守着呢!”


一身华服的阎显吹胡子瞪眼的看着眼前人,难以置信。


对面,一身甲胄的阎景的看着阎显急迫的说道:


“大哥!孙程那帮人从西钟门起事夺了禁门,江京被杀,李润投降!”


“大哥!为今之计只有放手一搏!杀入北宫!”


阎显咬咬牙,拔出佩剑。


“干了!”


……


天幕上的镜头转换到另一处


嘉德殿内,


坐在上首的刘保正襟危坐,闭目养神,毫无异色。


本来还有些揣揣不安的大臣与宦官,在看到还留着刘海的年幼皇帝如此平静时,也都定下心来。


“陛下!陛下!”


一位宦官高兴的奔走进殿内,伏地而道:


“陛下!逆贼阎显与阎景率兵妄想闯入北宫,被尚书郭镇带兵拦住!”


“阎景被郭尚书斩首,阎显则退回禁中!”


殿内群臣听闻后,喜笑颜开,大势已定!


而坐在上首的刘保缓缓睁目,面色平静,用还很稚嫩的声音下令道:


“打开宫门,撤回屯兵,去将印绶于太后处请来。”


“司隶校尉。”


“臣在。”


“收捕阎显等人,除阎显、江京的近亲伏诛外,其余人等务从宽恕。”


“喏。”


看到司隶校尉缓缓退下后,刘保扫视一眼殿内群臣,缓缓开口道:


“众卿与朕同去拜谒高祖庙与世祖庙吧。”


看着不过十一岁就有帝王之像的刘保。


众臣尽皆俯首。


……


【公元125年十一月初五,汉顺帝驾临嘉德殿,派遣使者进入禁省,从阎太后处夺得了玺印、绶带,派遣司隶校尉秉持符节收捕阎显等人,随后将他们下狱,于狱中处死。】


【将阎太后迁到离宫软禁,阎氏家属全部发配到边疆比景县。】


【先后拜谒汉高帝宗庙与光武帝宗庙。】


【以诸侯王礼安葬少帝刘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