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光历代皇帝六维图,老祖宗慌了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十三章:十三岁,灭外戚,掌国政(第2/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人道在下有所悖逆,其效验便显现于天上!”


“虽有隐私之谋,却有神明明察实情,既以此显现天象,警诫人君。”


“禁微则易,救末则难。人皆以忽微细之事以致其大。”


“天不刚,则三光不明,王不强,则宰牧横行!”


“陛下,此时应该趁日蚀天象大变之警诫,改革政治、匡救缺失,以此堵塞上天不满之意!”


听到老人奏完上书,


坐在上首的刘肇愣了一会儿,然后期期艾艾的回复道:


“呃,好的,朕知道了。”


窦太后和窦宪俱是满意之色。


……


【公元92年六月初一,丁鸿借发生日食之机上书,暗示刘肇时机已到,可以发动政变。】

https://m.9biquge,com

【二十三日,刘肇以“到白虎观讲经”为理由,带着刘庆移驾北宫章德殿。】


【命丁鸿任三公之首的太尉,同时兼任卫尉,统领宫中禁军,控制南宫、北宫,令执金吾和北军五校尉领兵备战。】


【下诏将窦宪等人骗进洛阳城,随后关闭城门,收捕郭璜、郭举、邓叠、邓磊,将他们关在狱中处死。】


……


天幕上,


坐在上首的刘肇虽年幼,却尽显帝王之色。


殿下的群臣皆拱手恭敬而立。


……


【然后派谒者仆射收窦宪大将军印信绶带,将窦宪封为冠军侯,同窦笃、窦景、窦瑰一并前往各自的封地。】


【同时,派严苛干练的国相监督他们,在确认窦宪、窦笃、窦景到达封国后,勒令他们自杀。】


【朝堂上,凡是依仗窦家关系做官的,统统被刘肇罢免回家。】


【窦氏外戚被诛杀后,窦太后也被幽禁在南宫。】


【至此,刘肇开始亲启政事。】


……


{和帝最出名的除了“永元之隆”的政绩,就当属13岁诛灭外戚成功夺权的经典案例了。这个很值得好好说道。}


{十三岁左右亲政,干掉所有外戚势力,且干掉的不是什么臭鱼烂虾,而是以拥有武将最高荣誉之一勒石燕然的窦宪为首的势力!}


{很多人都把宦官专政的由头扔到汉和帝头上,就因为郑众,但整个政变里丁鸿才是最重要的一环,前面交代了禁军由窦氏把控,那么后面和帝又怎么能使唤执金吾?查一下丁鸿是谁,然后顺着时间线一捋,就能确定关键一环是在于丁鸿。}


{人家的13岁:扳倒权臣外戚,雄才大略,治理国家,造福百姓!}


{我的13岁:老师,是的,我肚子疼今天去不了学校了。}


{汉和帝是东汉史上一位长期被人忽视的明君。}


……


大秦,


嬴政看着天幕,悠悠长叹。


“寡人当年也是如此如履薄冰。”


“这要是寡人的儿孙该多好啊。”


“扶苏啊,大秦的希望全靠你了!”


典客府,


扶苏打了个冷颤。


“太子有恙否?”


对面的刘邦关切的看着扶苏。


扶苏看着未来的“老丈人”,略有些尴尬的摇摇头:


“无恙,无恙。”


……


大汉,


“十三岁就能除掉外戚!有勇有谋!”


“不愧是乃公的后代!”


躺在临华殿装病的刘邦拍手叫好。


而一旁的太医令则是愁眉苦脸,揣测不安的问道:


“陛下,这样真的可以吗?”


刘邦翘着二郎腿,瞥了一眼太医令。


“你就照朕说的那样做,皇后又不会杀了你,你怕什么!”


太医令一脸赴死的表情。


“可,那也是欺君之罪啊?”


刘邦瞪了他一眼。


“朕赦你无罪!”


……


大汉·文帝时期


刘恒看着天幕略有兴趣的说道:


“启儿,看懂这刘肇的操作了吗?”


刘启一脸的迷茫。


看着自己儿子那一脸懵懂之色,刘恒意识到自己是白问了,随后没好气的说道:


“回去把《孙子兵法》抄十遍!”


“啊?”


看到面有不虞之色的刘恒,刘启瞬间改口。


“啊!”


……


大汉·武帝时期


刘彻拍案叫好!


“好小子!深得兵法精髓!”


“上下一心谓之道,有道则君臣同心!”


“臣与上同心,可以与之生,可以与之死,而不畏危也!”


“查找旧例,寻找方法,可谓知之者胜,不知者不生!此庙算之胜也!”


“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


“朕断然,此子必是一代天骄帝王!”


卫子夫看着刘彻很是疑惑,很少能听到这人真心实意且如此极致的夸奖一人。


上一个还是子胥呢。


……


炎汉·献帝时期


许昌,


刘协看着天幕,暗自垂泪。


“朕有心杀贼,却无力回天。”


“陛下!陛下!”


一阵娇呼从远处而来。


刘协紧忙擦了擦眼角,随后面色如常。


伏寿的身影出现在刘协眼前。


“皇后,怎么了?”


伏寿喘着粗气,欣喜道:


“刘豫州来许都了!”


刘协闻言一愣。


“刘玄德?”


伏寿紧忙说道:


“是刘皇叔!”


刘协看着伏寿,伏寿点点头。


“皇叔吗……倒也不是不行。”


……


北宋·哲宗时期


赵煦看着天幕一脸神往之色。


“和帝幼冲威断,魄力实过于章帝。”


“此事可与汉昭帝诛除上官桀相提并论,可谓远继孝昭之烈。”


清·康熙时期


一身蓝色的常袍康熙捻着玉珠,看着天幕长叹一声。


“可惜,永元之隆何其短也?”


“观泱泱大国之史记,能以幼龄而除外臣者,唯汉和帝与朕也。”


“而论凶险,汉和帝还远在朕之上。”


“毕竟…鳌拜的确没有谋逆之心。”


“但他有这个能力啊,朕不得不杀。”


一旁的魏珠听得恨不得把头插裤裆里。


这事是咱能听的吗?


他乃乃滴!


为啥不是咱出去挨巴掌!


那老狗运道真好!


两汉真是贤君能君仁君辈出啊!


真是奇了怪了,刘邦的基因是不是真的有点东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