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光历代皇帝六维图,老祖宗慌了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十八章:昆阳之战!刘秀首秀!(第1/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叮,检测到后世强烈的情绪波动,开始同步。】


【问:刘秀的真实身份是什么。】


【选项一:汉光武帝】


【选项二:位面之子】


【选项三:大魔导师】


【选项四:蒂花之秀】


{作者又搞事情,你小心挨骂啊你!(狗头)}


{我们秀可真有牌面啊,第一次出现四个选项!(墨镜)}


{就是就是!说出秀的真实身份吓你们一跳!}


{如果有一个皇帝大乱斗的话,秀绝对是排名第一,还是不用动手的那种(狗头叼花)}


{哈哈哈哈!我可去尼玛的!正经一点好不好!哈哈哈哈!刚噶的痔疮非让我笑是吧!}


{叉腰!我说的不是事实吗!(滑稽)}


{没错!太有道理了!}


{二凤啊,八八啊,虽然你们是教员认定的强者,但我还是倾家荡产赌秀儿赢!梭哈!}


{惨,王莽,惨}


……


天幕前的皇帝们都不明白这帮后世子孙是在发什么癔症?


这几个选项都什么意思?


什么大乱斗?


二凤是谁?八八又是谁?


……


大唐·太极殿


“二凤?八八?”


李世民捻着胡子一脸沉思。


“这名字很有民间百姓的取名风范啊。”


“二,应该是说在家里排名老二。凤为雄,所以是位男子。”


“看来又是一位布衣皇帝!”


“厉害!朕十分期待啊!”


……


大明·坤宁宫


“啪!”


朱元璋左手一锤右手,大声道:


“坏了!坏了!妹子!咱大明怕是亡在这个二凤或者八八手里了!”


马皇后看着朱元璋那着急上火的样子,倒了杯茶水。


“你别急,你怎么知道咱大明是亡在这两人手里了?”


朱元璋结果茶杯,又放回桌子上。


“这两名字一看就是不识字的老百姓取得!嗯,二凤那个都算是有文化了!还知道凤为雄。”


“不是这个!”


朱元璋一摆手,叹气道:


“妹子,你想想,从咱往前数,有哪个皇帝是叫二凤,八八的?”


马皇后摇了摇头,要是有这名字她肯定记得住,就像重八一样……等等!重八?


马皇后看着在地上转圈圈的老朱若有所思。


而朱元璋还在老驴拉磨的转着圈分析着。


“没有吧?没有就对了!”


“往前数,没有!往后数咱老朱家也不会有!儿孙们的字辈都取好了!以五行为轮转!”


“这两名字哪个跟五行沾边!”


“肯定是后世哪个不肖子孙学北元那帮人压榨老百姓!让他们造反了!”


“不肖子孙!不肖啊!”


看着朱元璋一脸悲愤的模样,马皇后无奈。


“重八。”


“不肖啊!”


“重八!”


“子孙不肖啊!!”


“朱重八!!!”


被马皇后一嗓子吓了一跳的朱元璋一脸委屈。


“你总喊咱干啥!”


马皇后翻了个白眼,直接点明道:


“重八,八八,‘重’八!明白了?”


朱元璋听着马皇后念叨着这一遍,又把重字加重。


自己也跟着念叨了几遍。


随后喜笑颜开!


“哈哈哈哈!是这样啊!这是后世那帮小混球给咱起的诨号啊!”


“哈哈哈哈!可真有他们的!”


“咱大明的子孙后代很有趣吗!”


看着朱元璋那洋洋得意的样子,马皇后都气笑了。


“开心了?”


“开心!”


“高兴了?”


“高兴!”


“那你知道二凤是谁了?”


“不!不…不知道…”


朱元璋的笑容顿时僵硬起来。


坤宁宫外,朱棣垂头丧气的往这边赶。


他刚才不小心把他爹最喜欢的一套茶盏给碎了,据说是北宋留下的。


只能来找阿娘出出主意了。


刚到门口!就听自家老爹悲愤之声传来!


“不肖子孙啊!不肖啊!要让咱知道了!咱把他脑袋打放屁喽!不肖啊!”


十三岁的朱棣摸了摸头。


收回迈进殿门的一条腿。


随后对殿外的内侍说道:


“我没来过,知道吗!”


看着小太监点了点头,朱棣在那一声声的“不肖”中拔腿就跑!


……


大明·永乐时期


“阿嚏!阿嚏!”


用袖子捂着口鼻,朱棣揉了揉鼻子。


“爹,您没事吧?”


胖太子举着奏折关切道:


“没事,不知道为什么突然想起你爷爷了。没事,你继续,我听着呢。”


“哦…儿臣和户部兵部……”


听着自己大胖儿子的背景音,朱棣把手揣进玄色棉袍的袖子里,看着天幕暗想道:


‘八八?怎么这么耳熟呢?’


……


【昆阳之战是华夏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之一!】


【此战过后,身为偏将军的刘秀一战而天下闻名。可谓“一战摧大敌,顿使海宇平”】


……


天幕上,宛如长龙的黑甲军队望之不尽!


而在黑甲军的中间部分,还有一队猛兽在肆意咆哮!


【公元23年二月,绿林军立更始帝刘玄。】


【王莽任命大司空王邑和司徒王寻为统帅,征调六十三家精通兵法的人,充当军中的参谋,任用长人巨毋霸为垒尉,负责构筑营垒,将虎、豹、犀牛、象等凶猛野兽圈起来饲养,以便作战时放出。】


【各州郡均自选精兵,由郡和牧守亲自率领,限期到洛阳附近集中,各地到洛阳的兵力达42万多人,号称百万大军。】


……


大汉·武帝时期


“百万大军?”


卫子夫惊讶的捂住嘴,难以置信。


“百万不到,但也大差不差。”


刘彻倒了一爵葡萄酒,对于这号称“百万”的大军不置可否。


“精兵四十二万,但加上来回运送粮草的民夫,也差不多到了八九十万之数。”


“不得不说,这的确是一次很大的调动。”


“按照天幕的后续来看,这甚至可以说是大汉立朝后,两百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调动!”


“可惜,居然是为了打自家人!”


刘彻语气里尽是不甘心。


此时,内侍前来禀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