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55章 烽火连天起河北,请君亲征定乾坤(合章)(第1/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又数日,傍晚,平原郡,皇帝北巡队伍。


此时正值秋高气爽,结束了一天的行程,扎营后的皇帝与一众文臣武将兴致盎然。


皇帝带着刘协,手持酒杯,面带微笑,正沉浸在诗词的雅致之中。


周围的文臣们争相献诗,武将们虽然不擅长此道,但也都兴致勃勃地围观,时不时发出赞叹之声,凑个热闹。


冀州之事的余波基本平息,虽然很多人对皇帝执拗的行为恼火不已,但是现实改变不了,那就只能躺平去享受了。


故而,现在除了少数言官还在每日聒噪两声,宣誓自己存在的意义外,没人愿意去打搅陛下的雅兴,触这个眉头。


毕竟,要是真的惹恼了皇帝,被踢出了北巡队伍,那可是家门之大耻辱!


“公路,已经无计可施了吗?”何进握拳道。


若说这一行中,谁的心情最糟糕,那必然要属大将军何进了。


“陛下这一连串的动作,显然是心意已决。”


甚至已经有不少大臣开始拍这个小皇子的马屁了。


“但此刻军情紧急,敌情又未明,还需陛下尽快拿出对策啊。”


突然间,一名手举简牍文书的译马飞驰而来,他满身尘土,气喘吁吁,脸上露出惊恐的神色。


哎。


“陛下。”


尤其是如今皇帝每日不管是吟诗作赋也好,听闻奏对也罢,身边皇子刘协可谓是形影不离,尽显恩宠。


老实讲,谁当太子,对袁术个人来说其实无所谓。


卢植起身拱手:


何进听了脸色一赤,虽然袁术没说什么。


他也搞不明白怎么回事,但显然,此事对他有利。


“报——紧急军情!”译使的声音颤抖而急切,瞬间让所有人都安静下来,目光齐聚在他身上。


但何进,却是他们袁家下了血本来投资,绑定很深,且对他们也算言听计从,故而袁术现在只能跟他站在一個阵营,不能放弃。


但是


看了眼不远处,那独自一人抱胸站立的苏曜,咬牙摇头道:


刘宏握紧拳头,心道果然如此!


这一刻,刘宏甚至不无阴冷想道:


卢龙塞失守,贼逆张纯率乌桓诸王大败骑都尉公孙瓒!”


“什么?!”


说些什么聪睿稳重,口齿伶俐等巴拉巴拉的话。


在众臣的一片哗然中,皇帝腾得一下站了起来:


“这怎么可能?!”


虽然他一时想不起这卢龙塞是哪,但那公孙瓒刘宏还是有印象的。


最关键的是这河北平原一马平川,敌军随时都可长驱直入威胁圣驾。”


这进一步让何进感到惊惧交加。


“那诸公有何对策啊?”刘宏咬牙道。


“陛下!”


在出发前,刘宏也是确定了,这些人报上了边塞无事,敌情稳定,他这才放心出发北巡的。


“大将军往后,必须要抓紧军权。”


何进是惊得一个激灵。


如今,这行至半程,突然北方边塞失守?


这公孙瓒搞什么鬼啊?!


和刚刚赴任的刘虞一同,坐镇幽州,负责应对那逆贼张纯张举的叛军。


正在这两人长吁短叹,皇帝意气风发之时。


说罢,皇帝的目光立刻严厉的瞪向了何进和卢植,他感到了浓浓的阴谋味。


但他隐约能感觉到,这个袁家嫡子在埋怨他之前轻信张让,以至于让他们丢了虎贲中郎将的位置,失去这样一个有力的杀手锏。


皇帝脸上笑容逐渐消失,放下酒杯凝视而去。


“卢龙塞乃北方门户,此塞失守不但意味着塞内外的乌桓人将与叛贼连成一片。


对于何进的忧虑,袁术当然一清二楚。


于是赶忙出列抱拳道:


“此事确实出乎意料,臣识人不明,愿领陛下责罚。”


“臣建议,当立刻广调四方兵马前来勤王,同时终止北巡行程,迅速回京坐镇,再谋其他!”


“幽州急报!


“且不可再对那些阉竖抱有什么幻想了!”


“朕给了他八千大军啊,怎会如此轻易败北?!”


此人辽东人士,是卢植的学生,因涿县县令上应对这张纯与乌桓叛军有功,被何进举荐提拔升骑都尉不久。


这些逆贼,莫不是敢引外兵来胁迫朕?


仿佛是回答皇帝的疑惑。


紧接着,又几个大臣纷纷出列,他们七嘴八舌道:


“卢尚书老成谋国之言,臣深以为然,恭请陛下尽快回京!”


“臣附议,请陛下回京!”


“臣附议,请陛下回京!”


“臣附议”


看到这样一幕,刘宏的手不住的颤抖。


又来了,又是跟上次一样的戏码!


果然是这些人的诡计吗?!


几乎是下意识的,刘宏的目光就寻向了那执掌禁军的虎贲中郎将。


上一次,袁术披甲进谏的模样令他惊恐万分,不得不从。


这一次.


看向苏曜,刘宏瞳孔一缩。


只见这位新中郎将一样是披甲而来!


不过


——“臣苏曜请战!”


“什么?!”


“请战?!”


“关内侯,你又闹什么呢!”


大臣们见又是这个搅局者,鼻子都气歪了:


“自古行军打仗,莫不讲究一个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如今军情未明,连敌有多少,在何方都且不知道,你就请战来了?”


“国家大事岂能容你如此儿戏?!”


见压力瞬间都转移到苏曜身上,刘宏长出了口气。


但对于苏曜的请战,他却也一样深感荒谬.


不过还未待皇帝说话,作为在场众人中,作战经验最丰富的卢植则又率先站了出来。


但是,这一次卢植,并没有再无脑反对了!


上过战场的他,很清楚一个常胜将军的含金量。


一次两次可以侥幸,一直赢没有真本事是做不到的。


故而,即便卢植对这关内侯的行为举止再难以接受,此刻,危局当前,他依然还是问道:


“这次敌情,关内侯可是知道些什么?


又是否确有破敌之良策?”


——“卢尚书,您跟他这些有什么用!”


“他能知道什么?”


“这混小子,怕是又要说直杀过去的浑话了吧!”


“他就是个莽夫!”


对这些话,苏曜是哈哈大笑:


“巧了,对这些叛贼,我还就比你们知道的多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